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新时代社会主义历史条件下继续进步、继续提高“共产”的程度

洣崽

    
         赞同中共中央“新时代社会主义”的判断,即,世界共产主义运动和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时至今日,即将翻开新的一页,即将迎来新时代,即将展开豁然开朗的新局面。共产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事业就要结束徘徊不前、停滞退守的低潮,将要舒展大旗、高歌猛进、备受景仰;将要为国家富强和人类进步做出卓越的贡献。
         “新时代”的到来,意味着“共产”程度的提高。
         什么是共产?将生产资源收归共同所有,就是共产。不必对“共产”心存疑惧;比如说,我国几百万公里公路,几亿辆汽车,平均每辆汽车占有十几米或几十米道路,如果道路私有,每辆汽车都跑不起来。而实行道路的“共产”,则保证了每辆车的顺畅行驶。共产或私有,与之同理;共产不是对私利私产的简单粗糙蛮横的剥夺,而是对个体意愿个体幸福的更好达成和实现。
         共产是常见、不陌生的。即使在实行典型资本主义制度的当年英国治下的香港,土地也不是完全、绝对、永久私有化的,其标准租期为75年;即,个人占有只是有限授权的,政府占有则是绝对的、无条件的,事实上,这就是“共产”,也就是,港英治下的香港也已然存在“共产”的成分。
         共产只是在宏观战略终极层面无条件绝对占有,但在具体微观层面,在国家宏观整体框架下,依然需要把资源有序地有限授权地配置给千千万万企业和个体、以具体占有具体经营。也就是,共产与私人具体占有具体经营,两者并非不共戴天、势不两立,而是辩证存在、相辅相成。共产不是要消灭私利、消灭私产、消灭个性,而是要最大程度地呵护保障增进每个人的私产私利,让人类社会每个人合理合法的私利、私产和个性实现得更好。
         种种对“共产”的误读曲解、诽谤歪曲、疑虑恐惧,可以尘埃落定了。
         世界当代任何国家地区,包括美、英、德、日、……,都事实上已经存在共产的要素,这些共产的要素正在造福这些国家的社会生活。只是这些国家共产的程度较低,而我国共产的程度实现较高,这是我国无与伦比的优势。
         “共产”是人类社会的大方向,合乎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今后的我国,应当增进和加强国家在宏观战略层面对一切生产资源的绝对无条件占有;在统一占有并统筹规划之后,可以并且应当将资源科学有序地有限授权地再度配置给千千万万企业和个体以具体占有和经营开发。但,绝不能、绝不应该,眼光浅近地,将历尽千难万险、费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牺牲和代价,好不容易初步整合的统一资源,又将其零散化碎片化无底线无限期永久瓜分到私人手上,即实行私有化,重新造成一盘散沙的局面。
         在社会主义新时代,应当增进我国“共产”程度的提高和进步,以整合创生更强大的生产力,以造福我国和世界人民。
         67320180128


此帖获赞: 0        被踩:0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1.   教育数宗罪  
    2.   对中国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总体构想  
    3.   发钱,我国当前最紧迫的政治日程  
    4.   破困突围开新篇——摒弃“掐尖”招生,实行“优秀入围加随机录取”  
    5.   华为 “大手笔分红”干得漂亮,盛赞华为  
    6.   建设微信群式基层民主,落实和改善党的领导  

            更多新帖————
    1.   “危矣哉!”  
    2.   小米加油、智驾加油  
    3.   基础教育之“杂”与后续教育之专精尖  
    4.   只能让鬼推磨、不能让鬼当家  
    5.   我对教育部的批评和跟群友的砥砺切磋  
    6.   优先级:基层民主>媒体监督>法治  
            更多冷帖————
    1.   “危矣哉!”  
    2.   小米加油、智驾加油  
    3.   只能让鬼推磨、不能让鬼当家  
    4.   基础教育之“杂”与后续教育之专精尖  
    5.   当心报应  
    6.   会议民主和微信群式民主  
            其它更多帖————
    1.   逝者安息  
    2.   破除迷信;真理的源泉在实践一线而不在象牙塔或深宫大殿  
    3.   为什么说地方城投负债是应当由央行清零的伪负债?  
    4.   再说每个孩子在成人之前应当学习几十门具体本领  
    5.   靠制度,还是靠批评斗争?  
    6.   提一个“探索创新报备制”的设想  
    7.   构建社会生活的免疫系统  
    8.   对历史和现实、对过去和现任领袖,采取不同的态度  
    9.   孩儿生病母心忧……  
    10.   净上缴数为负?对“各省市净上缴中央”数据的分析  
    11.   央行应当给中央和地方政府分享金融收入、应当向百姓合理发钱  
    12.   对我国升学、就业、教育大众化和人才选拔未来景象的畅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