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假如中国有志于引领世界……

洣崽

  
         假如中国有志于引领世界,应该有大胸怀。
         应该立足于为世界做出较大贡献,而不在于从世界巧取豪夺、谋取不当利益;世界赢,中国才真的赢,未来中国的思想格局,应当高于今日美国特朗普、高于今日美国政府。
         应该对全世界,包括对中国的竞争对手,心怀包容和悲悯。是的,我们会真拳脚真功夫不惜力量与之竞争和较量,将其彻底打趴下,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国家和民族的出头之日、才能促进世界进步;但对于对手,即使对手落败,也应当予以尊重,正是对手带来的磨砺挑战,给予我们以警醒、启示,客观上促进了我国进步。
         三星走了,如同赛场上曾经的强手落败后黯然离场,应当承认它曾经给行业带来的进步和精彩,或许若干年后它修炼神功后再度重来。对三星的背影,出于我们上方之国国民的大气友善心态,我们应当给予掌声和尊重。
          之于中美贸易摩擦,反映老大帝国夕阳西下风光不再情势下的内心焦虑,反映出老大帝国对于新兴对手崛起的心有不甘横生阻拦,反映老大帝国对于霸权利益的竭力维护。中国应当洞察、体谅、包容美国内心的小九九,尊重历史的连续性,适当照顾其合理关切与合理利益,以中国固有的“太极拳”艺术和“持久战”智慧,避其锋芒,避免硬撞,慢慢跟它玩,中国越玩越勇、越玩越强,最终中国胜出,美国霸权体面平滑谢幕,实现双赢和世界共赢。
         67320180430
        
         网友答问——
         (一)“夕阳宇楠”网友:“做好自己的事情比什么都重要。引领靠的是实力,更要靠民族的凝聚力。”
         答:赞同。具体地,微观上建议国家于全国企业普遍推行“员工分红制度”以团结全体员工群策群力打造生机蓬勃的先进企业制度,宏观上建议国家向全国的纯消费者发放每人每月的货币福利以团结全国人民和促进经济发展。这就是做好自己的事情。
         人类伟大思想家马克思诞辰200周年;马克思以其剩余价值理论对资本主义的症结做了深入辟里的分析。今日洣崽以国家层面实行“货币福利”、企业层面实行“员工分红制度”的建议,或许指明了社会和经济今后的道路……
                 (二)“缘起的心星”网友:“哪个国家都有志于【引领世界】,但要看你是不是【世界公认】的【很优秀】……”
         答:讲得好。是不是优秀,不是自我标榜出来的、不是空头宣传出来的;是以自己客观存在的实力和先进性,在与周围伙伴的交流磨砺对比竞争中逐渐建立起来为大家所公认的。
         拳王阿里不会惧怕与人较量,球王贝利在绿茵场才能一展风采,韩国石佛李世石在围棋黑白世界的对弈中才最酣畅地放飞自己。
         想要引领人群、引领国家、引领世界者,最要走出自以为是、以自我为中心、屏蔽他人的自我保护自我封闭的藩篱,接受大交流大合作、大竞争大较量的批评批判风雨的洗礼和考验。


此帖获赞: 0        被踩:0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708.   建议教育和高考改革——有困难,找群众……  
    709.   畸形房地产和畸形外贸,根源在于不懂得向百姓实行货币福利  
    710.   “权贵阶级”  
    711.   迁怒外界、满世界树敌,是南辕北辙;美国问题在其自身  
    712.   最推崇的几所成功大学  
    713.   高区分度过分选拔,是我国在教育领域的重大失策  

            更多新帖————
    1.   粪土清北  
    2.   扯一扯“5C教育法则及核心素养”  
    3.   合格的教育应当知识和本领双修  
    4.   说一说“思想统一”  
    5.   分钱发钱补贴生育,“不误农时”  
    6.   是物质大于精神还是精神大于物质  
            更多冷帖————
    1.   粪土清北  
    2.   扯一扯“5C教育法则及核心素养”  
    3.   说一说“思想统一”  
    4.   合格的教育应当知识和本领双修  
    5.   是物质大于精神还是精神大于物质  
    6.   我国社会经济堵在央行“只进不出”聚敛性金融错误政策  
            其它更多帖————
    1.   教育部开错药方了  
    2.   把出现人才归为大学的造就,是贪天之功;期待大学造就卓越人才,是缘木求鱼  
    3.   人才是学校培养出来的吗?  
    4.   教育改革的目标主要不在于“减负”,在于“调结构”  
    5.   初中毕业生读高中读职校的分流做法是不好的  
    6.   脱离实践的我国教育,陷入误区误人无数,无脸以对亿万家庭  
    7.   “高校的课,为什么学生不爱听”  
    8.   简论我国知识教育与实践教育的失衡  
    9.   高校“种田”课程的实践教育探索难能可贵  
    10.   我国家长需要敏锐意识到片面学校教育的缺陷和危害  
    11.   学困生的教育权益应当受到尊重  
    12.   一辈子的饭,要一辈子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