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货币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是实现“天下为公”的巧妙媒介

洣崽

  
         货币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是实现“天下为公”的巧妙媒介。
         比如开个沙市小笼包餐馆,形式上确实为挣钱,实质上是为过来过往有餐饮需求的人提供服务,也就是——“为公”。其它行业也如此,办企业的、开学校的、开宾馆的、开律师事务所的、卖水果的、卖字画古玩的、做房地产的……形式上都是在挣钱,实质上都在服务社会——“天下为公”。
         但仅此还不够,社会上有一个特殊人群,如小孩学生老人病残失能及有孕和育婴期妇女这些纯消费者,他们没有挣钱能力,但他们的正当消费需求应当被社会认可和满足;如果在国家层面把这一人群的基本需求肯定下来,以国家之力予以担当,以货币福利的方式把相应数量的钱打到这一群体每个人的帐户,生产者以自己的劳动向他们提供商品和服务、从他们手上把钱赚出来——于是,古人所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为公”的理想,巧妙实现。
         这样一来,也借此实现了货币的合理投放。当前,与时俱进增发货币是正确的,但其增发方式是不合理的,是以国家对社会负债的方式进行,即,每一次增发货币,等同于增加国家对社会的负债。
         朋友:“货币是‘天下为公’的巧妙媒介?我看是巧取豪夺的媒介”。答:赞同;国家不向百姓实行货币福利,货币就成为巧取豪夺的媒介。
         网友“娃娃店主10000”:“货币是私有制的产物,共产主义消灭货币。”        答:上楼时候不会觉得楼梯多余,日常生活不会觉得身体中盲肠多余,走路时候不会觉得影子碍事。有必要对货币存在如此耿耿于怀?这种心理是不是类似于某种洁癖或强迫症?更何况未来的货币形式已经不是金银、不是纸币,只是网络中一串数字,已经不构成累赘和行动的障碍了。
         国家是否向百姓实行货币福利,已经成为大是大非、方向性本质性的分水岭和风向标。尤其贸易战当头,我国实行货币福利,能有效开拓国内市场,摆脱对于外贸的过度依赖;百姓得实实在在最大好处,有利于团结人民;产品外销遇阻,但内销正旺;对内实行货币福利,无损它国利益,不加剧外贸摩擦……
         说到头,笑看当下,貌似还没有什么策略出乎“实行货币福利”之右者。
         67320180702


此帖获赞: 0        被踩:0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1.   教育数宗罪  
    2.   对中国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总体构想  
    3.   发钱,我国当前最紧迫的政治日程  
    4.   破困突围开新篇——摒弃“掐尖”招生,实行“优秀入围加随机录取”  
    5.   华为 “大手笔分红”干得漂亮,盛赞华为  
    6.   建设微信群式基层民主,落实和改善党的领导  

            更多新帖————
    1.   粪土清北  
    2.   扯一扯“5C教育法则及核心素养”  
    3.   合格的教育应当知识和本领双修  
    4.   说一说“思想统一”  
    5.   分钱发钱补贴生育,“不误农时”  
    6.   是物质大于精神还是精神大于物质  
            更多冷帖————
    1.   粪土清北  
    2.   扯一扯“5C教育法则及核心素养”  
    3.   说一说“思想统一”  
    4.   合格的教育应当知识和本领双修  
    5.   是物质大于精神还是精神大于物质  
    6.   我国社会经济堵在央行“只进不出”聚敛性金融错误政策  
            其它更多帖————
    1.   倡导“听党话感党恩……”不如倡导批评斗争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上我国对世界的创造性贡献  
    3.   建设人间的科学的共产主义  
    4.   话说“绝对忠诚”  
    5.   对教育部剑指校外培训机构的述评  
    6.   一级推一级,“田忌赛马”式地建设基层民主政治生活  
    7.   只给润之同学99分,免得他太骄傲  
    8.   海南要求小学毕业生学会游泳是非常正确的  
    9.   “养老靠国家”?,!!!  
    10.   每位公民应当享有受高等教育的权利  
    11.   大学定位——人生和社会的“精神驿站”或“凉亭”  
    12.   对复旦博士遭解聘刺杀书记的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