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货币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是实现“天下为公”的巧妙媒介

洣崽

  
         货币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是实现“天下为公”的巧妙媒介。
         比如开个沙市小笼包餐馆,形式上确实为挣钱,实质上是为过来过往有餐饮需求的人提供服务,也就是——“为公”。其它行业也如此,办企业的、开学校的、开宾馆的、开律师事务所的、卖水果的、卖字画古玩的、做房地产的……形式上都是在挣钱,实质上都在服务社会——“天下为公”。
         但仅此还不够,社会上有一个特殊人群,如小孩学生老人病残失能及有孕和育婴期妇女这些纯消费者,他们没有挣钱能力,但他们的正当消费需求应当被社会认可和满足;如果在国家层面把这一人群的基本需求肯定下来,以国家之力予以担当,以货币福利的方式把相应数量的钱打到这一群体每个人的帐户,生产者以自己的劳动向他们提供商品和服务、从他们手上把钱赚出来——于是,古人所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为公”的理想,巧妙实现。
         这样一来,也借此实现了货币的合理投放。当前,与时俱进增发货币是正确的,但其增发方式是不合理的,是以国家对社会负债的方式进行,即,每一次增发货币,等同于增加国家对社会的负债。
         朋友:“货币是‘天下为公’的巧妙媒介?我看是巧取豪夺的媒介”。答:赞同;国家不向百姓实行货币福利,货币就成为巧取豪夺的媒介。
         网友“娃娃店主10000”:“货币是私有制的产物,共产主义消灭货币。”        答:上楼时候不会觉得楼梯多余,日常生活不会觉得身体中盲肠多余,走路时候不会觉得影子碍事。有必要对货币存在如此耿耿于怀?这种心理是不是类似于某种洁癖或强迫症?更何况未来的货币形式已经不是金银、不是纸币,只是网络中一串数字,已经不构成累赘和行动的障碍了。
         国家是否向百姓实行货币福利,已经成为大是大非、方向性本质性的分水岭和风向标。尤其贸易战当头,我国实行货币福利,能有效开拓国内市场,摆脱对于外贸的过度依赖;百姓得实实在在最大好处,有利于团结人民;产品外销遇阻,但内销正旺;对内实行货币福利,无损它国利益,不加剧外贸摩擦……
         说到头,笑看当下,貌似还没有什么策略出乎“实行货币福利”之右者。
         67320180702


此帖获赞: 0        被踩:0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1.   教育数宗罪  
    2.   对中国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总体构想  
    3.   发钱,我国当前最紧迫的政治日程  
    4.   破困突围开新篇——摒弃“掐尖”招生,实行“优秀入围加随机录取”  
    5.   华为 “大手笔分红”干得漂亮,盛赞华为  
    6.   建设微信群式基层民主,落实和改善党的领导  

            更多新帖————
    170.   推荐习书记一篇文章——《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一)》  
    171.   推荐习书记一篇文章——《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二)》  
    172.   推荐习书记一篇文章——《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三)》  
    173.   核污排海,日美躺烂;提一个中国谨慎担当的不成熟建议  
    174.   釜底抽薪解决贪腐问题的根本策略  
    175.   “以德治国”“依法治国”之类,是隔靴挠痒、敲边鼓  
            更多冷帖————
    1.   建党群服务中心,不如建民主生活微信工作群  
    2.   对比“支部建在连上”惊出一身冷汗  
    3.   对伪善和造作抿嘴一乐——就一个网上段子的述评  
    4.   “检举揭发”一词何以被污名化  
    5.   敢于、善于、高水平开展批评斗争  
    6.   提一个地方政府从银行贷款直接发给百姓的设想  
            其它更多帖————
    1.   国家应当停止对学历文凭的迷信和苛刻要求  
    2.   大学教育,职业教育,中外教育,终身教育——说长道短话教育  
    3.   中国呼唤工匠和如何造就工匠  
    4.   教育部开错药方了  
    5.   把出现人才归为大学的造就,是贪天之功;期待大学造就卓越人才,是缘木求鱼  
    6.   人才是学校培养出来的吗?  
    7.   教育改革的目标主要不在于“减负”,在于“调结构”  
    8.   初中毕业生读高中读职校的分流做法是不好的  
    9.   脱离实践的我国教育,陷入误区误人无数,无脸以对亿万家庭  
    10.   “高校的课,为什么学生不爱听”  
    11.   简论我国知识教育与实践教育的失衡  
    12.   高校“种田”课程的实践教育探索难能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