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珍惜历史遗产、把握时代机遇,台湾政党的发展前途在大陆

洣崽

  
         两岸之走向融合和统一,根基于深入骨髓的文化和历史的血脉、又是两岸人民的福祉和根本利益之所系。不但两岸,就是世界各国,也应走向融合与团结,离散、分裂、对立不符合世界大势和百姓愿望。
         台湾和大陆,双方各自有可取之处,互相融合彼此学习很正常。海峡两岸,哪一方的积极可取的因素,都应当正视珍惜和肯定。
         大陆在实行国家统一的大是大非原则问题上,是可圈可点的。大陆对台政策是务实理性的,早在几十年前就由“解放台湾”调整为“实现统一”;香港澳门的平均发展程度不低于台湾吧,大陆以极大的智慧和实力实现了港澳的平顺回归和后续发展,并未将大陆体制强加港澳而实行高度自治,已经清楚表明了大陆一方的谦虚、务实、智慧和胸襟。
         反观台湾一方,则多患得患失,畏惧统一,一味回避、拖延和偏安,少有包举九州,向大陆发展,引领大陆人民迈向进步的高远志向。只有在统一的大前提下,台湾的某些积极方面合理做法才能发扬光大、才能影响大陆和造福大陆;在实现统一大前提上误判,遮盖了台湾某些方面的先进性,也阻塞了台湾的发展前途。有政治抱负和进取心、有先进性的政党,应当占领制高点,主动响应两岸统一,多担当、多贡献,让大陆人民心服口服、心向往之,以自己的先进性引领国家甚至服务世界。当前台湾对于统一的拖延回避,反映出台当局偏安一时的浅近短视。
         两猪崽争食长得快。当下大陆共产党,一党独孤,连政治玩伴都没有;如果台湾国民党有政治远见,向大陆发展,两党砥砺,或能让国民党老树开新叶,同时开拓大陆民主政治生活的新局面。从而为民生改善、中华腾飞乃至世界大同做出更大贡献。
         台湾国民党和民进党偏守一岛玩过家家游戏没有前途,勇敢向大陆发展,有挑战更有机遇。两猪崽争食,不一定非得要“轮流坐庄”,也远远不限于轮流坐庄。即使共产党坚持坐庄,国民党在大陆仍有广阔发展前途。
         为什么不学习当年共产党。当年日本鬼子占领华北,共产党及其游击队在广大农村拓展,淘空其根基,最终赢得胜利。共产党人信奉马克思主义,相信唯物辩证法,不畏惧挑战,不回避斗争,而在斗争中越战越强;太需要一支有点份量的堪为砥砺的友党了。不知台湾政党能否审时度势担当历史责任。这是台湾政党新生和发展的希望,也是共产党重焕生机的自身需要。
         67320180714


此帖获赞: 0        被踩:0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1.   教育数宗罪  
    2.   对中国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总体构想  
    3.   发钱,我国当前最紧迫的政治日程  
    4.   破困突围开新篇——摒弃“掐尖”招生,实行“优秀入围加随机录取”  
    5.   华为 “大手笔分红”干得漂亮,盛赞华为  
    6.   建设微信群式基层民主,落实和改善党的领导  

            更多新帖————
    1.   基础教育之“杂”与后续教育之专精尖  
    2.   只能让鬼推磨、不能让鬼当家  
    3.   我对教育部的批评和跟群友的砥砺切磋  
    4.   优先级:基层民主>媒体监督>法治  
    5.   一剂药方  
    6.   美国教育部关张,我国教育部何去何从?  
            更多冷帖————
    1.   基础教育之“杂”与后续教育之专精尖  
    2.   只能让鬼推磨、不能让鬼当家  
    3.   我对教育部的批评和跟群友的砥砺切磋  
    4.   优先级:基层民主>媒体监督>法治  
    5.   当心报应  
    6.   会议民主和微信群式民主  
            其它更多帖————
    1.   实行“过饱和重叠就业和轮休”,在大格局下彻底解决就业问题  
    2.   实行“重叠”“过饱和”就业和“轮休”,实现充分就业的建议  
    3.   人的终极不得已武器——“破坏性资源”  
    4.   群众要的不是“扶贫”  
    5.   生态脆弱地区百姓不破坏生态,就是对国家的极大贡献  
    6.   生产过剩时代的“贫困”问题  
    7.   天干物燥容易引发漫天大火  
    8.   “天啊,下一场透雨吧!” “不,要精准滴灌”  
    9.   应该改“扶贫”思想为“还债”或“分红”思想……  
    10.   “毕节四兄妹”事件发生的经济根源  
    11.   “扶贫”“精准扶贫”不是社会经济发展最佳策略  
    12.   从潜在生产力说起;以货币福利方式将潜在生产力外显出来造福社会(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