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实行货币福利,是把“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顺畅贯通的核心环节

洣崽

  
         一
         对于实行货币福利,一些朋友孜孜于自己的一己得失,而不关注更广泛的弱势匮乏群体——城市老人和农村老人、全国的小孩学生病残失能、有孕及育婴期妇女,对这一群体利益迟钝麻木、无动于衷。他们不懂得,享有货币福利是这一群体的应有权益,向这一纯消费者人群实行货币福利是对他们最宝贵最及时最重要的帮助、并进而由此带动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整个社会的进步。
         一些朋友小小的心眼担心着实行货币福利钱落入大大小小老板手里。他们没有理清楚,货币只有流通起来,才能发挥其作用。发放货币福利以后,并不是要百姓把这些钱像传家宝一样存起来,而是将其花掉,消费出去,如此才可以发挥其改善百姓生活和促进生产的作用。货币福利不是说发一次钱就完了,而是遵循规则有序地永续发下去。货币福利的实施,目前主要应当采用“向全国的小孩学生老人病残失能有孕及育婴期妇女等纯消费者发放每人每月1000元左右的货币福利”的方式。货币福利到手后,百姓把钱花出去,购买了商品和服务;大小老板及生产企业提供商品和服务,赚到了钱;大小老板再购买原材料扩大生产把钱花出去……国家通过税收,钱最终又回到国家手上,完成一个循环,又可以开始实行新一轮货币福利,如此周而复始。以此流水般地向百姓输送利益、向百姓提供永续的保障。
         一些朋友热衷于具体实物福利,如免费食品、免费乘车、免费教育、免费医疗、免费住房、免费养老……。他们不懂得,普遍免费,其实就是国家包办经济运行,就是实行计划经济;计划经济的道路,国家不是没有走过,结果导致经济缺乏活力、民生凋敝,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重大教训,我国改革开放伟大成就,就是对计划经济弊端矫正的结果。他们不懂得,货币福利比实物福利更便捷、更实惠、更满足个性需求、更促进节俭;重做实物福利的免费大梦,是不懂新中国发展的历史,是不懂新中国发展道路上的沉重教训,是对市场经济和社会常识的无知,是开时代的倒车。
         二
         向百姓实行货币福利,才是完整的社会主义。如果说国家宏观地占有主权内一切资源、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百姓把过去时代曾经零散拥有的一份资源让渡给国家统筹整合,这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百姓付出的责任和担当,那么,在生产过剩时代享有一份货币福利就是百姓应有的权利。责任和权利是统一的,只有责任没有权利说不通的。我国初步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相应地需要向百姓实行货币福利,才构成科学社会主义的完整架构。
         向百姓实行货币福利,是对市场经济的巨大促进。通过货币福利的渠道,发展成果到达社会最边际的人群,百姓有了购买力,相应带动生产、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运作;经过流转,货币到达生产端、到达资产方,资产方才有可能向国家贡献赋税、才有财力从国家获得资源。
         实行货币福利,是把“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顺畅贯通、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核心环节。
         67320180815


此帖获赞: 0        被踩:0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1.   教育数宗罪  
    2.   对中国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总体构想  
    3.   发钱,我国当前最紧迫的政治日程  
    4.   破困突围开新篇——摒弃“掐尖”招生,实行“优秀入围加随机录取”  
    5.   华为 “大手笔分红”干得漂亮,盛赞华为  
    6.   建设微信群式基层民主,落实和改善党的领导  

            更多新帖————
    1.   “中国负债几百万亿”是子虚乌有庸人自扰伪命题  
    2.   “中国公务员考试是世界上最优制度”  
    3.   “如果你在三河,敢劝一把手吗?”  
    4.   三河市“招牌颜色”事件的深挖与根治  
    5.   “集体经济是吃大锅饭,出工不出力”?  
    6.   对我国大学和继续教育发展的畅想  
            更多冷帖————
    1.   “中国负债几百万亿”是子虚乌有庸人自扰伪命题  
    2.   “中国公务员考试是世界上最优制度”  
    3.   “如果你在三河,敢劝一把手吗?”  
    4.   当心报应  
    5.   三河市“招牌颜色”事件的深挖与根治  
    6.   “最棒的教育”  
            其它更多帖————
    1.   为“11.12”沅江悲剧愤怒声讨罪恶的高考制度!!!  
    2.   停留于对家长对家庭对学校的批评指责既是不够更是不公平的  
    3.   “11.12”沅江悲剧的根源是什么?  
    4.   我国当前生产过剩的要害在哪里?  
    5.   “强调教育”“重视教育”“加强教育”貌似永远正确,但在错误方向上,只会令中国教育病症更重  
    6.   除了家庭层面的对孩子溺爱,最严重的是国家把对青少年的溺爱上升到法律层面  
    7.   “土地承包”“资源市场化配置”与社会主义公有制并不冲突,而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合理组成、将常态长期地实行下去  
    8.   发展实践教育,关键在学校之外;在实践中造就人才、遴选人才  
    9.   世界上不存在绝对真理…  
    10.   “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  
    11.   对教育部“从小学到高中全面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政策的质疑  
    12.   实行货币福利,实现我国舒展极致、科学合理、平顺连续的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