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建议给予每所高校招生数20%左右的自主招生额度,但是严正维护“分数原则”的主体地位

洣崽

    
         传统高考之所以深入人心、被社会普遍认可,就在于其规则明确、操作简洁,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分数说了算;即使存在细微个别的漏失,也无损其整体的公平公正。
         高校和社会不少人对“自主招生”推崇有加;高校拥有一定招生灵活性,确实是必要的有益的。建议:给予每所高校招生数20%左右的自主招生额度(具体额度由教育部统筹规定),在这额度内,你招收特长生特殊生也可、照顾本校子弟或关系户也成,以捐资助学名义招生也罢,你爱怎么招怎么招好了,但是事前必须将自主招生规则报教育部备案,事后必须将这部分自主招生名单及每个学生之录取理由上报教育部、并向本高校全校员工发布,以便监督;其它80%左右的招生,还是应当恪守“分数原则”。给予每所高校小额度自主招生,是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的务实之举。这样,既尊重高校自身及其社会环境的实际情况、符合学校发展的利益、增加高校办学自主权和灵活性,又包含对于少数特殊生特长生的关切和考量、有利于把黑箱行为明白地摆到桌面上来,特别是,从主体上继承和维护了传统高考简洁、高效、公平、公正的“分数原则”。
         北京新高考改革方案,“将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高校招生录取的标准,逐步构建高校招生录取的多元综合评价体系”,“考生想要被招生院校录取,除了成绩要达到要求,招生学校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作为资格审核和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高考成绩占比不低于总成绩的60%”。
         不要说实际操作,看着都复杂。抛弃行之有效的合理传统做法,以“改革”之名、标新立异,把高考和高校招生繁琐化、复杂化,当改不改、改不当改,只会扰民、干扰教育生态。“分数原则”最符合底层群众子弟的和广大考生的权益,是高考公平的基石;以种种借口、以偏概全地破坏“分数原则”,客观上是为权贵徇私开启方便之门。
         北京“新高考改革”,悬。
         67320180830


此帖获赞: 0        被踩:0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1.   教育数宗罪  
    2.   对中国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总体构想  
    3.   发钱,我国当前最紧迫的政治日程  
    4.   破困突围开新篇——摒弃“掐尖”招生,实行“优秀入围加随机录取”  
    5.   华为 “大手笔分红”干得漂亮,盛赞华为  
    6.   建设微信群式基层民主,落实和改善党的领导  

            更多新帖————
    1.   基础教育之“杂”与后续教育之专精尖  
    2.   只能让鬼推磨、不能让鬼当家  
    3.   我对教育部的批评和跟群友的砥砺切磋  
    4.   优先级:基层民主>媒体监督>法治  
    5.   一剂药方  
    6.   美国教育部关张,我国教育部何去何从?  
            更多冷帖————
    1.   基础教育之“杂”与后续教育之专精尖  
    2.   只能让鬼推磨、不能让鬼当家  
    3.   我对教育部的批评和跟群友的砥砺切磋  
    4.   优先级:基层民主>媒体监督>法治  
    5.   当心报应  
    6.   会议民主和微信群式民主  
            其它更多帖————
    1.   广大包容、海纳百川,把全国人民纳入到体制里来  
    2.   责任在咱们百姓,希望也在咱们百姓  
    3.   学制不当和教育制度错误是造成我国生育率下降等人口问题的重大和基本原因  
    4.   话说“打江山老功臣”问题:创设荣休和荣退机制  
    5.   “庆幸的是,他站了出来;不够的是,只有他站了出来……”  
    6.   从张宗昌“三不知”到中央和地方债务,正本清源捋金融  
    7.   “你天天群里提货币福利,有意思吗?”  
    8.   提一个高中不选科、高考不分科且尊重学生差异性发展和尊重大学各专业个性化招生要求的高考方案  
    9.   消灭如此这般双重剥削,我们就前进在社会主义大道上  
    10.   “央行印钞,国家发钱”,没有错误  
    11.   应当有话就说,放胆奋斗  
    12.   胡鑫宇案深刻暴露我国当前教育制度高考制度对于青少年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