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国家土地使用期限制度是必要的,“自动续期”是对国家土地所有权的架空,是明显的违宪

洣崽

  
         农村土地承包有30年或50年期限,城市住宅用地一般也有70年期限;不独我国大陆,作为资本主义优秀生的香港,在回归之前,其土地也不是完全、绝对、永久私有化的,其标准租期为75年。土地使用期限制度是国家正确和智慧的策略,是国家践行公有制的第一步,也是抵御私有化的最后一道防线。只有实行土地使用期限制度,国家才能永续获得巨大经济利益,才能永续维持对资源进行重新统筹规划、宏观整合的权力,确保国家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制度的根基。
         土地使用到期之时,如果土地之上的原建筑物其功能还正常,如果与国家土地利用规划继续符合,应该让百姓比较方便地、成本适宜地续期,签订新的权责一致、合理规范的契约,这是正确的;如果国家对该土地有用途的改变,土地使用到期之时,国家理当行使所有权、收回土地。冲击土地使用期限制度,实行土地无限期个人占有,就是开启私有化的大门,就是冲击社会主义制度的底线,损害国家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根基。
         即使土地使用期限已到、国家收回土地,也不用担心从此没了土地;国家收回,只为进行必要的整合规划统筹,之后,还会根据新情况及时合理地将土地配置给千千万万企业和个体,授权它们进行新一轮更高质量的开发。就如同开车,车子占有了车身下的路面;当车子驶离原位置,相当于把原路面交出来,它又会获得新的路面,保证了车子的前进,如此生生不已;而不是车子僵硬固定地占有原地面。
         我国宪法《总纲》第十条        “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  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
         物权法第物权法一百四十九条规定,“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间届满的,自动续期”。《物权法》之“自动续期”是对国家土地具体使用期限的架空,是变相的土地永久私有化,是对国家和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侵蚀,隐含着对国家深刻和严重的危害,存在着明显的违宪。
         不能以损害国家政治经济根本制度和人民长远根本利益来短期迎合取悦和投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一切具体法律的母法,任何法律都不能与宪法相抵触;违背宪法的法律,是无效的,应当被更正。
         67320180905


此帖获赞: 0        被踩:0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1.   教育数宗罪  
    2.   对中国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总体构想  
    3.   发钱,我国当前最紧迫的政治日程  
    4.   破困突围开新篇——摒弃“掐尖”招生,实行“优秀入围加随机录取”  
    5.   华为 “大手笔分红”干得漂亮,盛赞华为  
    6.   建设微信群式基层民主,落实和改善党的领导  

            更多新帖————
    1.   “危矣哉!”  
    2.   小米加油、智驾加油  
    3.   基础教育之“杂”与后续教育之专精尖  
    4.   只能让鬼推磨、不能让鬼当家  
    5.   我对教育部的批评和跟群友的砥砺切磋  
    6.   优先级:基层民主>媒体监督>法治  
            更多冷帖————
    1.   “危矣哉!”  
    2.   小米加油、智驾加油  
    3.   只能让鬼推磨、不能让鬼当家  
    4.   基础教育之“杂”与后续教育之专精尖  
    5.   会议民主和微信群式民主  
    6.   当心报应  
            其它更多帖————
    1.   向人民实行货币福利、国企实行员工分红制度,是当前我国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急务  
    2.   答“史呈祥”网友之“莫谈国事,不要妄议朝政”  
    3.   我国距离真实社会主义仍有一墙之隔、仅有一墙之隔……  
    4.   “员工分红制度”——我国国企扬长避短、走出困局、并超越私企的凤凰涅槃新生之路  
    5.   过河  
    6.   实行货币福利的道理——  
    7.   实行货币福利,是构建科学合理有序经济体的核心环节  
    8.   向人民实行货币福利,用公平抹平贫困  
    9.   我国有发展教育的强大优势;演成当前局面令人叹惋  
    10.   借重“微信群”,把基层民主建设推进到新高度  
    11.   “持股才能分红”的思维定式应当破除  
    12.   构建“员工分红制度”是国企改革的关键;什么是“员工分红制度”?(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