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对“热爱党中央,热爱…是每个中国人的责任和义务……”一帖的述评

洣崽

  
         “劳动g”网友有一帖“热爱党中央,热爱…,热爱红色江山,是每个中国人的责任和义务。喝水不忘挖井人,我们要对共产党人心存感激。要懂得感恩。”这个帖子是极不合适的。人民向国家承担何种责任和义务,宪法中有明确宣示,宪法没有公民必须热爱什么什么的牵强内容;将宪法精神庸俗化、矮化是错误的。
         宪法的核心思想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坚持共产党的领导。马克思主义组成之一是矛盾斗争的辩证法思想;坚持批评批判和斗争,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而不是搞什么庸俗的感恩。矛盾和斗争是事物前进的内在动力,坚持批评批判和斗争精神,就是推进党和国家的社会主义事业,就是对共产党领导的真正拥护和真正支持。
         没有谁能自命为真理和正确,除非经过批评、斗争和实践的反复洗礼,不能把“坚持共产党的领导”的宪法精神庸俗地阿谀为坚持某个人的领导。以警醒和严厉的批评斗争态度看待党政,是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真正坚守,是对党政的真正帮助;放弃批评和斗争的思想武器,高唱“感恩”“感激”“热爱”绵软的谀词,是麻醉迷惑党政、使党犯错误。
         群众不是天然正确和必然正确。当尖锐但实事求是的批评言论能正常表达、能在大众媒体上公开表达,就是一个不错的昌明的社会;有批评批判表达的自由、有斗争的权利,而畏首畏尾,是百姓不够觉悟、是懦弱奴性的惯性遗留。很多时政错误和弊病,简单归咎于权力者是不恰当不合理的,人民的普遍失声、迷信、盲从、依赖、懦弱、畏惧,更是致错的土壤;推进社会进步,当从自己开始。
         颂歌轻佻、迷信弥漫,反映的是执政的糊涂、百姓的畏惧懦弱和落后;清正、严肃、认真、有效、务实、活跃、包容的批评和自我批评氛围,反映党政的成熟和理智、反映群众的觉悟和进步。
         共产党以服务人民为根本宗旨,真心实意不遗余力地宣传群众帮助群众组织群众、完全彻底为人民谋利益;要群众对党“感激”“感恩”“热爱”,那是对于党的委琐市侩的认识;“失去的只是锁链,得到的将是整个世界”,这才是共产党的志向,沽名邀功不是共产党人的作风。
         67320181005


此帖获赞: 0        被踩:0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1.   教育数宗罪  
    2.   对中国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总体构想  
    3.   发钱,我国当前最紧迫的政治日程  
    4.   破困突围开新篇——摒弃“掐尖”招生,实行“优秀入围加随机录取”  
    5.   华为 “大手笔分红”干得漂亮,盛赞华为  
    6.   建设微信群式基层民主,落实和改善党的领导  

            更多新帖————
    1.   对伪善和造作抿嘴一乐——就一个网上段子的述评  
    2.   “检举揭发”一词何以被污名化  
    3.   敢于、善于、高水平开展批评斗争  
    4.   就这些方面,严正批评国家和当局  
    5.   “美团、哈罗单车在郑州暂停运营”  
    6.   提一个地方政府从银行贷款直接发给百姓的设想  
            更多冷帖————
    1.   对伪善和造作抿嘴一乐——就一个网上段子的述评  
    2.   “检举揭发”一词何以被污名化  
    3.   敢于、善于、高水平开展批评斗争  
    4.   提一个地方政府从银行贷款直接发给百姓的设想  
    5.   就这些方面,严正批评国家和当局  
    6.   掰扯“10万亿化债”的事情  
            其它更多帖————
    1.   “中国财政供养8千万人”做得对做得好  
    2.   严正批评、批判教育部  
    3.   中央、地方及城投“负债”,应当合理有序逐渐清零  
    4.   辩证法,是我们的思想利器  
    5.   对国家的几个期待  
    6.   大道周行,不理会小矫情  
    7.   再说“党的领导”  
    8.   “党的领导”是一篇有待书写的大文章好文章  
    9.   历史很健忘,“青史留名”的执念不要那么重  
    10.   掰扯一下“金融割韭菜”和“普遍就业”问题  
    11.   忠实地具体实际地践行社会主义  
    12.   国家教育的重心,要从“选拔人才”调整到教育大众化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