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我们教育确定地制造着巨婴;对我国教育重大误区的批判

洣崽

  
         把愉悦美好的青少年成长历程异化扭曲为片面知识教育的考试恶拼,是我国教育的重大误区。
         群众有逐利竞争倾向一点也不奇怪;国家政策对于群众逐利竞争不予化解舒缓,反而加剧推高,十分不智。
         把升学考试设计得那么刁钻繁难苛刻,糊涂的人们以为是培养人才,却不知道是在贻误和戕害人才。
         青少年除了学习基础知识,更需要生活体验、劳动历练和社会实践;繁难的应试是剥夺实践教育的悍凶。
         仅有课本教育、缺乏体验历练和实践的孩子,如同用激素、用营养液催大的速成品,既不健康、又缺乏后劲,我们的教育确定地制造着巨婴。
         我国的教育方针,本来有“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正确表达,这一根本思想是怎么抽走的?
         高考有其重要意义,赞同高考,支持高考;但不应该把高考设计成亿万孩子不顾身心拼搏功利的火海吧?有必要有可能适度钝化和淡化吧?
         当下的教育,紧张、痛苦、压抑、成本高昂,“伪教育”的水分极高;科学的教育,完全可以是愉悦、进步、豪迈的;好的上乘的优质的教育,其实不需要昂贵。
         把教育炒作推高得火热昂贵,客观上是对群众的掠夺。
         怎么办?
         小学禁止入学考试、初中和高中入学由政府教育部门统一组织低门槛合格式考试、高考招生实行有限选拔加电脑随机录取,拆除考试掐尖平台,应试教育还能不退烧?
         将中小学学制由十二年缩短为十年、中小学实行半天上课半天活动的学制、中学之后大学之前插入两年自主研修和游学以及学徒式职业技能教育,青少年能不成长得更伟岸、更健康?
         国家教育经费直接打入每个学生的教育专用账号上用以冲抵学费,岂不更能尊重学生及其家长对于教育服务的选择权、更能尊重基层学校的市场经济自主地位、政府部门更能脱身于繁琐细碎事务而减少贪腐乱象?
         实行“透明化简易化分散化、大题量广覆盖长考时高分值、时间前置限制重考”、“高考题目题库化,高考题库公开化”、“有限选拔加电脑随机录取”的策略,岂不走出高考改革困局?
         67320181009


此帖获赞: 0        被踩:0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1.   教育数宗罪  
    2.   对中国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总体构想  
    3.   发钱,我国当前最紧迫的政治日程  
    4.   破困突围开新篇——摒弃“掐尖”招生,实行“优秀入围加随机录取”  
    5.   华为 “大手笔分红”干得漂亮,盛赞华为  
    6.   建设微信群式基层民主,落实和改善党的领导  

            更多新帖————
    1.   基础教育之“杂”与后续教育之专精尖  
    2.   只能让鬼推磨、不能让鬼当家  
    3.   我对教育部的批评和跟群友的砥砺切磋  
    4.   优先级:基层民主>媒体监督>法治  
    5.   一剂药方  
    6.   美国教育部关张,我国教育部何去何从?  
            更多冷帖————
    1.   基础教育之“杂”与后续教育之专精尖  
    2.   只能让鬼推磨、不能让鬼当家  
    3.   我对教育部的批评和跟群友的砥砺切磋  
    4.   优先级:基层民主>媒体监督>法治  
    5.   当心报应  
    6.   会议民主和微信群式民主  
            其它更多帖————
    1.   一辈子的饭,要一辈子吃  
    2.   “中国中小学基础教育世界领先”?  
    3.   我国基础教育对知识片面与过分的强调,是严重的错误  
    4.   箍桶理论、锥尖理论及其在我国教育领域的应用  
    5.   当下我国教育未能正确处理常识学习和专业发展的关系  
    6.   最推崇的几所成功大学  
    7.   中国教育,问题出在教育的顶层设计——教育方向、学制、考试制度……  
    8.   “素质教育” 不是当前我国精准对症的教育思想  
    9.   我国教育基本地背离了国家教育方针——对我国教育缺失实践劳动的批判  
    10.   构建学徒型实践教育模式,开辟我国职业技能教育新道路  
    11.   对将来中学课程和高考安排的设想  
    12.   对中国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总体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