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倍受误读和被泼脏水,教育产业化仍是我国教育发展的康庄大道

洣崽

  
         “教育产业化”成众矢之的,成为我国教育领域种种问题的受罪羊。其实,我国哪有真正的教育产业化,充其量有一点微细的萌芽;萌芽状态的我国教育产业化既倍受误读和被泼脏水,又确实走了弯路,许多朋友对教育产业化心持抵触,可以理解。我国教育正经历着艰难坎坷的对市场化道路的探索;即便如此,教育产业化,必将是我国教育发展的康庄大道。
         当前的教育投入体制是,通过漫长渠道种种规则把教育经费拔到学校,也就是“计划经济”模式。这种方式环节太多,中途跑冒滴漏损失极大,潜规则严重,真正到达底层学校的极少。比如我国年教育经费约3万亿元以上,合生均经费1万几千元,但真正能为学校支配的,初中学校生均约800元,高中生均约1000元左右,其它以工资、基建等名义或形式呈现,基层学校能自主支配的极少,资金效益低下,致使基层学校捉襟见肘入不敷出,不得不向家长转嫁教育负担。这,其实是教育计划体制之弊而不是教育产业化之错。
         猜想今后的教育体制。应当把国家的教育经费,按各学龄段生均数额直接打入每个学生的教育专用帐号(但不能直接兑现用于其它消费),当学生到国家认可的学校报读时充抵学费。以此体现和尊重学生及其家长对教育服务的选择权,以此激励各所学校万马奔腾办好教育,以此尊重学校的教育收费权和办学自主权,以此激励学校精打细算节约投入提升教育品质,以此体现和彰显国家对于学校有效的宏观管控。学校是收取学费的,但事实上由国家所担当,就不致于转嫁或加重百姓教育负担。
         其实,现在的教育没少花钱,但效率极低,很大部分被浪费糟蹋了。要改变的,正是这种造成浪费糟塌的“计划式”办学体制。
         将来,即使是私立学校,只要合乎国家教育要求、合乎国家教育规划、被评审合格,那么,学生到私立学校读书,其教育帐号经费,也应当能充抵学费,即国家教育经费应该无阻碍地流淌到私立学校。以此,打破公立私立学校之间鸿沟,让其平等竞争。
         这样的教育产业化方向,不是更符合和体现群众的利益、更有利于教育的发展吗,合乎“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宪法精神。
         67320181120


此帖获赞: 0        被踩:0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465.   从桃园管理说起;国企改革是不是这个理?(二)  
    466.   有一个猜想:美国金融制度有问题、有大问题  
    467.   政府要懂花钱、会花钱,要及时把钱花出去发出去  
    468.   真理不一定游荡在深宫庙堂,每每生长在山野草泽——论社会主义制度在经济领域的本质特征和鲜明原则  
    469.   在实行民主方面,湾湾落后于大陆  
    470.   我国所有制建设中应有的硬软两手  

            更多新帖————
    1.   小米加油、智驾加油  
    2.   基础教育之“杂”与后续教育之专精尖  
    3.   只能让鬼推磨、不能让鬼当家  
    4.   我对教育部的批评和跟群友的砥砺切磋  
    5.   优先级:基层民主>媒体监督>法治  
    6.   一剂药方  
            更多冷帖————
    1.   小米加油、智驾加油  
    2.   只能让鬼推磨、不能让鬼当家  
    3.   基础教育之“杂”与后续教育之专精尖  
    4.   我对教育部的批评和跟群友的砥砺切磋  
    5.   当心报应  
    6.   会议民主和微信群式民主  
            其它更多帖————
    1.   房子盖好了,也还要清理打扫、整治维护  
    2.   倡导“听党话感党恩……”不如倡导批评斗争  
    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上我国对世界的创造性贡献  
    4.   建设人间的科学的共产主义  
    5.   话说“绝对忠诚”  
    6.   对教育部剑指校外培训机构的述评  
    7.   一级推一级,“田忌赛马”式地建设基层民主政治生活  
    8.   只给润之同学99分,免得他太骄傲  
    9.   海南要求小学毕业生学会游泳是非常正确的  
    10.   “养老靠国家”?,!!!  
    11.   每位公民应当享有受高等教育的权利  
    12.   大学定位——人生和社会的“精神驿站”或“凉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