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构建“员工分红制度”是国企改革的关键;什么是“员工分红制度”?

洣崽

  
         鸟有两翼,家有夫妻;企业运作,主要依靠资方和劳方而推动,矛盾双方对立统一、博弈互动,构成和谐稳定发展的系统。资方和劳方,都是企业的主人。
         终究而言,在企业发挥决定性关键性作用的是劳方,劳方是企业发展的矛盾主要方面;企业做得好与不好,最关键在于释放劳动者的热情和能动性,在于创造科学合理的企业制度让劳动者把企业视为自家、把自己视为企业的主人。资方怎可把劳方排斥于主人资格之外?劳动者在企业中是不是主人,看其话语权;当劳动者对于企业利润分配拥有真实的相当分量的话语权,劳动者才可称得上企业主人。当劳方不能参与企业利润分配、在企业利润分配中不能发挥相当作用,就谈不上劳方在企业管理中的话语权;劳方没有实质意义的话语权,就谈不上员工的什么主体地位;没有员工的主体地位,就谈不上调动发挥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主人翁精神,企业就无法赢得员工彻底的信任、归依和忠诚。不能赢得员工彻底信任、归依和忠诚的企业,或许也能勉强运作,但要想飞高走远、展翅翱翔,难;我国企业,尤其是国企,症结在这里。
         创设“员工分红制度”、把员工纳入企业利润分配格局,是我国企业改革、尤其是国企改革的方向。什么是“员工分红制度”?老板良心发现、给员工发红包,以为这就是“员工分红制度”,那是几百几千里之差的误读。
         “员工分红制度”,那得是全体员工(经由党组织或工会等)组织起来团结起来,然后与资方严肃谈判,确定劳资双方的地位、利润分享比例、制定企业制度;员工除领取正常工资之外,还按照企业制度所确定的份额差异性地分享企业利润(即分红);员工有序参与企业管理(包括介入企业财务收支、参与企业决策等一切重大事宜)。
         成熟的“员工分红制度”,全体员工高度组织起来、实现企业的自主自治群策群力;资方只是对企业略作宏观观控,让企业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发展,就可以因其投资按照劳资约定笑纳利润……
         “员工分红制度”适宜于有志做大做强做久更上一层楼的正规大型企业,尤其是大型国企;如果是初级的小型企业,还是采取机动灵活和务实的管理方式比较好。就象民兵不宜照搬正规部队战法。
         67320181201


此帖获赞: 0        被踩:0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1.   教育数宗罪  
    2.   对中国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总体构想  
    3.   发钱,我国当前最紧迫的政治日程  
    4.   破困突围开新篇——摒弃“掐尖”招生,实行“优秀入围加随机录取”  
    5.   华为 “大手笔分红”干得漂亮,盛赞华为  
    6.   建设微信群式基层民主,落实和改善党的领导  

            更多新帖————
    1.   “中国负债几百万亿”是子虚乌有庸人自扰伪命题  
    2.   “中国公务员考试是世界上最优制度”  
    3.   “如果你在三河,敢劝一把手吗?”  
    4.   三河市“招牌颜色”事件的深挖与根治  
    5.   “集体经济是吃大锅饭,出工不出力”?  
    6.   对我国大学和继续教育发展的畅想  
            更多冷帖————
    1.   “中国负债几百万亿”是子虚乌有庸人自扰伪命题  
    2.   “中国公务员考试是世界上最优制度”  
    3.   “如果你在三河,敢劝一把手吗?”  
    4.   当心报应  
    5.   三河市“招牌颜色”事件的深挖与根治  
    6.   “最棒的教育”  
            其它更多帖————
    1.   “马斯克的下场会有多惨?”  
    2.   对央视“司马南偷税漏税”新闻报道的述评  
    3.   “解放全人类”教育没有错  
    4.   资本是鬼;让鬼推磨,防止鬼作妖  
    5.   能上九天揽月,为什么对腐败无可奈何?  
    6.   饺子蛰伏,遂有《哪吒》  
    7.   “二八”理论和“项目造就人才”思想及对中国教育的批判  
    8.   以自己的节奏起舞、按自己的调子唱歌  
    9.   文科理科、考公、就业……一档子事  
    10.   对福耀大学的赞扬、期待和预判  
    11.   德国的上大学与上技校分流做法不可取  
    12.   “快乐教育”标签的狡黠与阴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