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过河

洣崽

  
         有一条河,河水极深,深到摸不着河底的石头;河流很宽,一时半会没办法架桥。
         有一群人,由为头的带领着要过河。这群人有的会水、有的不怎么会水。岸上竹树茂盛,这群人如果统筹和节约,用这些竹料木料造些木筏竹筏是可以的,最低程度给每人配一截竹筒,过河也能方便些省力些安全些。
         但是,仓促忙乱之下,人群下水渡河了。一些厉害加幸运的角色抢夺竹林树林,为自己、当然也少不了为头人打造气派的大船。头人和他们坐上大船在宽阔的河面怡然自得。但,竹林树林毕竟资源有限、尤其在无序哄抢下,人群大多数就这样无依无凭地只身踏入波涛。
         满河之间,挤满扑腾的人群,人们拼命拍打避免淹没,整条河哭爹叫娘、景象惊天骇地,其间不知有多少沉沦者;人们的气力,本可以主要用于向前,却大半用在了扑腾挣扎,过河与前进的效率极低。头人和少数厉害幸运角色高坐在几条大船上,令水里的人推着他们安逸显摆地游来荡去,大船时不时挡住河里人群求生的方向,船上的人们不时鼓励水里的人们使劲扑腾、鼓励水里的人们坚持再坚持,他们还不忘欣赏和赞美这壮观的风景——“多么勤劳勇敢的人民!”直把这一江清流折腾成混乱纷杂的污泥浊水。
         ——却不向和不愿向水里挣扎中的人投放一截竹筒、发一个保命的游泳圈,即使做得到、即使应该做,即使按照最基本最底线的公平,那些竹林和树林,水里人群每个人本有一份权益。
         67320181210


此帖获赞: 0        被踩:0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221.   回望几十年,实践证明,还是毛主席站高看远  
    222.   从“幸福国家”丹麦说起,放聊资本主义社会主义  
    223.   我国教育要找回自己的根和魂  
    224.   还说“基层民主”  
    225.   中小学教育,不要那么紧张、激烈、狭窄和歇斯底里  
    226.   我国社会经济堵在金融枢纽——国家央行  

            更多新帖————
    1.   沏壶老茶说文革  
    2.   转载“小嘉讲历史”之周恩来故事片段  
    3.   建党群服务中心,不如建民主生活微信工作群  
    4.   对比“支部建在连上”惊出一身冷汗  
    5.   对伪善和造作抿嘴一乐——就一个网上段子的述评  
    6.   “检举揭发”一词何以被污名化  
            更多冷帖————
    1.   沏壶老茶说文革  
    2.   转载“小嘉讲历史”之周恩来故事片段  
    3.   建党群服务中心,不如建民主生活微信工作群  
    4.   对比“支部建在连上”惊出一身冷汗  
    5.   对伪善和造作抿嘴一乐——就一个网上段子的述评  
    6.   “检举揭发”一词何以被污名化  
            其它更多帖————
    1.   就教育问题向全国两会的建议与提案(八):构建学徒型实践教育模式,开辟我国职业技能教育新道路  
    2.   就教育问题向全国两会的建议与提案(七):实行“高考题目题库化,高考题库公开化;透明化简易化分散化、大题量广覆盖长考时高分值、时间前置抑制重考”高考策略的建议  
    3.   就教育问题向全国两会的建议与提案(六):建议国家钝化高考选拔,实行有限选拔加电脑随机录取  
    4.   就教育问题向全国两会的建议与提案(五):建议国家创设员工轮休及继续教育制度  
    5.   就教育问题向全国两会的建议与提案(四):改革教育投入体制,将国家教育生均经费直接打入每个学生的教育专用账号,当学生到国家认可的学校报名就读时冲抵学费  
    6.   就教育问题向全国两会的建议与提案(三):把英语教育区分为大众常识型和专业型;大众常识型英语高考应当缩年限、减分值、降要求  
    7.   就教育问题向全国两会的建议与提案(二):建议实行小学入学无门槛和中学招生低门槛  
    8.   就教育问题向全国两会的建议与提案(一):优化学制,实行中小学半天上课半天实践活动的学制  
    9.   公有制问题上的“左”倾幼稚病和伪公有制者  
    10.   论坛的删帖和放帖,不是一件小事  
    11.   对教育领域严重惰性、自私及对学生发展不负责任的批判  
    12.   说一说“公”与 “私”及“公有制为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