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国家发行货币为什么有负债感?

洣崽

  
         国家发行货币为什么有负债感?因为它垄断货币发行权益,而不是让社会共享和共担货币权责。
         当国家以向百姓实行货币福利的方式投放货币,投放再多,也不构成国家对社会的负债,既满足了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对货币的需求,又不积累国家的信用危机,从而把国家从货币发行的负债感中解脱出来;向百姓实行货币福利,应当是货币发行的主渠道和正确渠道。
         货币无形无状、无孔不入、易于流动,实体财富凝重有形、不善腾挪。货币是虚影,物质资源财富是本体;应当让货币为实体服务,而不是实体为虚影所累。借重货币,有利于实现对于人们贡献和权益的数字化度量,以体现和尊重差异;货币方式还有利于鼓励节俭和环保。随着社会进步、随着物质财富的极大增长,相应地应该让百姓手上有钱,而不是让百姓凝固地过度占用资源;应该借助货币让实体资源顺畅流转、造福众人,而不是致使实体资源被极少数人低效占用、凝滞难以流转;让实体财富通过货币媒介巧妙合理地被众人高效共享、物尽其用,实现普遍的富足、高水平的保障和各取所需。
         应当允许持有巨量货币,但不允许过度占用资源。资源是有限的,部分人的过度占用,是对其它人资源权益的挤占。应该对占用资源厉行节制。
         做一个思想实验。假设我有三套房子,一套海景房、一套市区房、一套风景别墅,造价不菲、成本很高,生活质量算过得去了,但也就三套房子而已、还得经常打理麻烦不少;假设全国14亿人民都这样,总共就要42亿套这样的房产,那得付出多少代价、消耗多少资源、破坏多少生态、加剧多少污染排放。另一种做法,假设所有房产和地产终极所有权归于国家;国家精心打造20亿套各具特色的高质量房产,按照市场经济原则向全国人民配置,即出价高者优先,但规定一人不得同时占有两套,这样,任何时候都有6亿套房产冗余,由于国家实行货币福利,百姓口袋充盈、不愁花钱,那我可以这个月住这里、下个月住那里,上半年住海景房、下半年住山景房,今年住海南、明年去四川……任何时候都有6亿套房任我挑选,花费代价很低,而生活质量及其多样性丰富性非凝滞型私有化占有方式可比,且资源利用率极高、最符合低碳环保绿色节能的要求。这就是,山不转水转,借重货币实现实体财富的科学合理高效流转。
         向百姓实行货币福利,以货币为媒,让百姓从国家便捷有序地获取一切合理合法的资源。
         67320181225


此帖获赞: 0        被踩:0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1.   教育数宗罪  
    2.   对中国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总体构想  
    3.   发钱,我国当前最紧迫的政治日程  
    4.   破困突围开新篇——摒弃“掐尖”招生,实行“优秀入围加随机录取”  
    5.   华为 “大手笔分红”干得漂亮,盛赞华为  
    6.   建设微信群式基层民主,落实和改善党的领导  

            更多新帖————
    109.   跟群里美女聊教育  
    110.   我们与“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美好社会只隔一层纸  
    111.   对国家建立“粮食产销补偿机制”的述评  
    112.   把环岛骑行纳入海南教育框架,创建教育的新形式  
    113.   很多单位和部门的党政关系没有厘清……  
    114.   主张高校以学生自我负责自求多福的宽松包容办学形式为主  
            更多冷帖————
    1.   沏壶老茶说文革  
    2.   转载“小嘉讲历史”之周恩来故事片段  
    3.   建党群服务中心,不如建民主生活微信工作群  
    4.   对比“支部建在连上”惊出一身冷汗  
    5.   对伪善和造作抿嘴一乐——就一个网上段子的述评  
    6.   “检举揭发”一词何以被污名化  
            其它更多帖————
    1.   高等教育大众化,是实现的时候了  
    2.   鸡毛掸子轻轻落下——  
    3.   为什么高铁跑得快?  
    4.   每个孩子在成人之前应当学习几十门具体本领  
    5.   教育当局可以评“兢兢业业、细枝末节”奖  
    6.   “今后高考主要考语文”是糊涂医生开出的又一个药方  
    7.   实行货币福利,构建国内大循环  
    8.   咱摇头、淡笑……  
    9.   欣赏一下厉以宁老先生的“第三次分配”  
    10.   从郑州洪水到对我国经济的思考  
    11.   话说“慢慢来”  
    12.   上海英语教育政策进步有限,继续谨慎旁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