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社会主义公有制和私有民营经济,本来就是宏观与微观对立统一共生共赢的关系——答“四两千斤”网友

洣崽

  
         就洣崽“灵活务实多维辩证而不是僵硬教条片面机械地,看待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一帖,谢谢“四两千斤”热情跟帖。回复如下——
         社会主义公有制和私有民营经济,本来就是宏观与微观之间对立统一、盲区互补、共生共赢的关系。
         (一)“四两千斤”网友:“纯粹是抽象肯定具体否定,大帽子底下开小差……”        (2019-01-25)
         答:“四两”网友快要摸到门框了,却还是没能找到门径。宏观与微观,必然与偶然,抽象与具体……宏观的、必然的、抽象的大道,当然是通过微观、偶然、具体的事物表现出来的。
         三峡工程是国家重大建设吧?还是得通过某具体企业来建成和运作;故宫是国家资产吧?必须得通过现实中的人和事来实现对它的管理。
         宏观上国家所有,微观具体上肯定要通过某人某事来具体实现,否则,表面上是维护国家公有制,实际上是虚化和架空。
         比如,让你找一匹马,这是简单要求吧?但既不能是白马、又不能是黑马、还不能是杂色马……你能找到一匹没有具体表现形式的马吗?
         (二)“四两千斤”:“就怕是公有制由量变越来越少就质变到一边去了……”
         答:您爱担心就担心吧,爱操心就操心吧,关键是你的关注要到点。如果对当前的把国家土地不可逆永久瓜分绝对私有化的倾向不持警惕,对于国家长期不对百姓实行货币福利无动于衷,却对于民营经济增长而患得患失杞人忧天,则操心操错了方向。
         (三)理念为轻,实践为重;理念来自实践、服务实践、受实践的检验、被实践所调整和纠正。我们将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公有制,要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要促进人民福祉;而不是憋屈人民利益和各项事业来削脚适履地适应老旧僵化的观念。
         67320190126


此帖获赞: 0        被踩:0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1.   教育数宗罪  
    2.   对中国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总体构想  
    3.   发钱,我国当前最紧迫的政治日程  
    4.   破困突围开新篇——摒弃“掐尖”招生,实行“优秀入围加随机录取”  
    5.   华为 “大手笔分红”干得漂亮,盛赞华为  
    6.   建设微信群式基层民主,落实和改善党的领导  

            更多新帖————
    1.   小米加油、智驾加油  
    2.   基础教育之“杂”与后续教育之专精尖  
    3.   只能让鬼推磨、不能让鬼当家  
    4.   我对教育部的批评和跟群友的砥砺切磋  
    5.   优先级:基层民主>媒体监督>法治  
    6.   一剂药方  
            更多冷帖————
    1.   小米加油、智驾加油  
    2.   只能让鬼推磨、不能让鬼当家  
    3.   基础教育之“杂”与后续教育之专精尖  
    4.   我对教育部的批评和跟群友的砥砺切磋  
    5.   当心报应  
    6.   会议民主和微信群式民主  
            其它更多帖————
    1.   转载——谈谈教育问题(毛泽东关于改革教育的一次重要讲话)(二)  
    2.   转载——谈谈教育问题(毛泽东关于改革教育的一次重要讲话)(一)  
    3.   转载人民网“数学”网友奇文——现行高考制度导致“浪费时间”和“人才多样化不够”  
    4.   转载人民网“数学”网友奇文——打造民族的战斗性是决定民族未来的生死存亡的事情  
    5.   转载人民网“数学”网友奇文——义务教育加上科举就有可能对中华文化造成毁灭性打击  
    6.   转载人民网“数学”网友奇文——我也不主张取消高考, 但是主张高考“容易化”  
    7.   在我国教育发展和高考改革领域,我国人民还欠苍天一场斗争、一个奋斗…  
    8.   为国家、为教育部捏一把汗(二)  
    9.   为国家、为教育部捏一把汗(一)  
    10.   “我国青少年近视超7成,青少年近视率排世界第一……”  
    11.   对到目前为止的我国教育的批判(四)  
    12.   对到目前为止的我国教育的批判(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