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社会主义公有制和私有民营经济,本来就是宏观与微观对立统一共生共赢的关系——答“四两千斤”网友

洣崽

  
         就洣崽“灵活务实多维辩证而不是僵硬教条片面机械地,看待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一帖,谢谢“四两千斤”热情跟帖。回复如下——
         社会主义公有制和私有民营经济,本来就是宏观与微观之间对立统一、盲区互补、共生共赢的关系。
         (一)“四两千斤”网友:“纯粹是抽象肯定具体否定,大帽子底下开小差……”        (2019-01-25)
         答:“四两”网友快要摸到门框了,却还是没能找到门径。宏观与微观,必然与偶然,抽象与具体……宏观的、必然的、抽象的大道,当然是通过微观、偶然、具体的事物表现出来的。
         三峡工程是国家重大建设吧?还是得通过某具体企业来建成和运作;故宫是国家资产吧?必须得通过现实中的人和事来实现对它的管理。
         宏观上国家所有,微观具体上肯定要通过某人某事来具体实现,否则,表面上是维护国家公有制,实际上是虚化和架空。
         比如,让你找一匹马,这是简单要求吧?但既不能是白马、又不能是黑马、还不能是杂色马……你能找到一匹没有具体表现形式的马吗?
         (二)“四两千斤”:“就怕是公有制由量变越来越少就质变到一边去了……”
         答:您爱担心就担心吧,爱操心就操心吧,关键是你的关注要到点。如果对当前的把国家土地不可逆永久瓜分绝对私有化的倾向不持警惕,对于国家长期不对百姓实行货币福利无动于衷,却对于民营经济增长而患得患失杞人忧天,则操心操错了方向。
         (三)理念为轻,实践为重;理念来自实践、服务实践、受实践的检验、被实践所调整和纠正。我们将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公有制,要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要促进人民福祉;而不是憋屈人民利益和各项事业来削脚适履地适应老旧僵化的观念。
         67320190126


此帖获赞: 0        被踩:0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1.   教育数宗罪  
    2.   对中国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总体构想  
    3.   发钱,我国当前最紧迫的政治日程  
    4.   破困突围开新篇——摒弃“掐尖”招生,实行“优秀入围加随机录取”  
    5.   华为 “大手笔分红”干得漂亮,盛赞华为  
    6.   建设微信群式基层民主,落实和改善党的领导  

            更多新帖————
    1.   拆一拆“法治”“人权”论者们的假把式  
    2.   话说民主  
    3.   “海南县市正职书记几乎全军覆没”述评  
    4.   苏联解体而我国能巍然屹立,是不是文革的红利?  
    5.   “少年班”的做法为什么是错误的?  
    6.   全国性基础性重大平台应该掌握在国家手里  
            更多冷帖————
    1.   拆一拆“法治”“人权”论者们的假把式  
    2.   话说民主  
    3.   “海南县市正职书记几乎全军覆没”述评  
    4.   建党群服务中心,不如建民主生活微信工作群  
    5.   转载“小嘉讲历史”之周恩来故事片段  
    6.   “少年班”的做法为什么是错误的?  
            其它更多帖————
    1.   跳出平面思维,在高低两个层面精细构建我国社会主义所有制  
    2.   国家土地收入,既应当有出让配置时的一锤子收入,还应当有每年度的土地税  
    3.   “房屋产权70年到期后”的问题  
    4.   话说“强拆”,对于政府“强拆”,应当持理解、支持态度  
    5.   “四万亿土地出让金80%用于拆迁”不可理喻不能接受  
    6.   对土地续期的“无条件”“不需要补交费用”的解读是错误的或阴险的  
    7.   反对离散化碎片化不可逆永久瓜分国家资源的私有化倒退倾向  
    8.   “土地确权”在期限问题上闪烁其词、含糊不清,包含严重的危险倾向  
    9.   为什么“土地私有”浊流重新泛起?  
    10.   《物权法》中的与《宪法》相抵触的内容,应当被更正  
    11.   我国农村土地所有权改革向何处去?  
    12.   “分田到户”是错误的,“包田到户”是正确的。两者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