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地方债务应当清零

洣崽

  
         一
         地方债务是我国经济的一个头痛问题。追根溯源,地方债务是如何演成的呢?
         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经济规模的增长,国家央行需要相应地新增货币,国家央行新增货币相当于以货币方式收割社会财富,新增货币需要渠道投放出去;        
         地方与基层有投资和改善基础设施的愿望,有向银行贷款的需求;
         于是,国家央行期许和乐见地方贷款,一则满足地方和基层的货币需求,二则顺水推舟投放了货币促进了经济发展;
         但是,这种地方贷款方式的货币投放,是货币的伪发行,因为贷款总是要还的,社会的真实货币量严重不足,因此,地方与基层之出现债务问题是必然的。债务问题的根源,在于国家央行货币的“伪发行”。
         国家央行发行货币,本质上是国家央行收割全社会的财富,经济统计上将其视为国家央行对全社会的“负债”也未尝不可,但这个负债其实是无需“归还”的。就如同农家从自家园子的桃树上摘下桃子,是无需给桃树打欠条的,只要你事后向桃树合理培肥就行了,你不培肥也成,那可能第二年或以后桃子越来越少、或者再也长不出桃子——但确实无需自作多情庸人多事地向桃树打欠条。
         国家央行通过货币发行摘了桃子、收割了全社会的财富,理应让全国共享;各省各市各地方是国家的组成部分,理应有分享桃子的权利,必然性通过偶然性体现,整体通过细节来表现,如果各省各市各地方都不能分吃桃子,莫非国家央行摘的桃子最终烂掉才是正道?
         因此,当前的所谓“地方债务”,本质上就是地方分享央行通过货币发行收割来的果实,这种分享本来就是地方的本分权益,这种所谓“债务”,应当勾销清零。这种清零,对百姓有负面影响吗?没有,因为过去货币从央行流出进入社会之时,我们每个人已经承担了劳动和付出、已经被“收割”过了;如果不清零,国家央行会因为这种“收割”对全国每个人进行补偿吗?不可能,因为国家(包括地方政府)通过向百姓提供各种公共服务已经回馈了百姓,又因为实行补偿没有可操作性。
         理解和支持国家随经济增长而相应新增货币,也不反对国家因新增货币而收割全社会财富;中央和地方政府合理程度地分享货币发行收入、把该收入用之于公共领域向百姓提供公共服务是正确的正当的,凡用于公共领域且向百姓提供公共服务的合理开支,都应实时勾销、而不应视为国家负债或地方政府负债。但,反对国家垄断全部货币发行权益而主张地方政府合理分享,反对公共开支中普遍和显然存在的浪费糟蹋、利益输送、中饱私囊、效益低下,主张适时适宜地逐渐另辟“向国民实行货币福利”的货币发行主渠道。
         二
         增发货币是国家的基本权益。美国美元的增发由美联储负责,但美联储主要被金融资本家所控制,因此其权益主要被金融资本家所夺占;而我国的货币权益则被国家所掌握,因此能够方便地用于国家和地方政府公共事务,这是我国优越于美国的社会主义强大优势。我国既然掌握货币发行权益,地方政府作为国家的组成部分,尤其在国家还未确立更科学的货币发行渠道时(如向人民实行货币福利),地方政府有权分享一份货币发行权益。
         国家当前一年新增货币M2约16万亿元,中央和全国各地地方政府对此合理分享是正常的应该的,既有利于地方的发展进步,更促进整个国家的繁荣,促进宏观经济的良性运作。
         分享合理份额的国家货币发行权益是地方政府的权利,过去的地方债务可以且应当在分享货币发行权益的框架下勾销清零。当过去的地方债务清零,各地则可以放下包袱轻松上阵,国家又可授予各地新的举债权限,掀起各地新一轮的发展。好比上一轮桃子吃完,又可以开吃新一轮的桃子了。
         三
         当然,在过去地方举债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有的地方举债多、有的地方举债少,在地方债务清零过程中应当正视这种差异,对于历史上长期举债不足、未达到基本应有程度的,今后国家应当注意倾斜和补足。
         为避免“会哭的娃子有奶吃”、为避免各地争相举债效益低下浪费严重这样一种无序局面,构建长期的新增货币投放机制是国家金融领域应当思考的重大课题。这里建议国家向人民实行货币福利,即,向全国的小孩学生老人病残失能和有孕及育婴期妇女等纯消费者人群发放货币福利,是最简洁、最符合道义、最具普遍性和公平性、最能启动消费促进经济发展、最符合经济发展内在规律的货币发行主渠道。当国家向人民实行货币福利,全社会普遍资金充裕、流动充分,地方政府收入丰足经济宽裕之时,地方政府也就有能力从事各项投资和基础设施民生工程等各项建设了。
         67320190213


此帖获赞: 0        被踩:0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1.   教育数宗罪  
    2.   对中国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总体构想  
    3.   发钱,我国当前最紧迫的政治日程  
    4.   破困突围开新篇——摒弃“掐尖”招生,实行“优秀入围加随机录取”  
    5.   华为 “大手笔分红”干得漂亮,盛赞华为  
    6.   建设微信群式基层民主,落实和改善党的领导  

            更多新帖————
    1.   基础教育之“杂”与后续教育之专精尖  
    2.   只能让鬼推磨、不能让鬼当家  
    3.   我对教育部的批评和跟群友的砥砺切磋  
    4.   优先级:基层民主>媒体监督>法治  
    5.   一剂药方  
    6.   美国教育部关张,我国教育部何去何从?  
            更多冷帖————
    1.   基础教育之“杂”与后续教育之专精尖  
    2.   只能让鬼推磨、不能让鬼当家  
    3.   我对教育部的批评和跟群友的砥砺切磋  
    4.   优先级:基层民主>媒体监督>法治  
    5.   当心报应  
    6.   会议民主和微信群式民主  
            其它更多帖————
    1.   不是什么“文科生太多”的问题……  
    2.   摒弃盲从和跪拜,我国教育可以另辟蹊径  
    3.   主张积极的批评斗争,反对无谓内卷  
    4.   大学及硕博的毕业论文要求应当取消  
    5.   话说昆明一学校禁止学生骑自行车上下学  
    6.   “明年经济看点”  
    7.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8.   从恒大亏空两万亿分析央行的心机和失算  
    9.   察微知著,透过细节看问题  
    10.   “开疆拓土”,“打过三八线”  
    11.   我国中考高考形同一场“社会踩踏”  
    12.   “下级批评上级?你想多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