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人才选拨和任用,应当从实践中来,而不是从考试中来

洣崽

  
         打天下的时候,共产党队伍领导干部最主要是在实践中成长和被选拔,遴选出最优秀的人才,而不是通过考试。王明、博古等纯科班出身的,反而逊色。今天没有战争考验,但有广阔丰富的社会实践,从社会实践中可以培养人才造就人才臻别人才。
         通过考试选拔人才而乐此不疲,是我国人才制度的误区而不是亮点和光荣。以考试而不是通过实践选拔人才,陷入了唯心主义的错误泥潭,由此带来严重的消极影响。一是造成人才选拔的偏差。考试主要是书面知识的测量,无法反映实践场景下的真实本领和真才实学。二是误导社会,把社会引到虚头巴脑的应试歧路,干扰人们专心致志于所从事的社会实践。三是阻塞阻断了那些植根于社会实践土壤、有真知灼见有真实本领却无暇应试不屑应试的无数优秀人们的上升通道。
         “考试选拔人才”能风行于世,一者它操作比较简单,用几套试卷,一考了之即可;二者貌似公平,很少受到质疑。操作固然简单、看起来固然也貌似公平,但,漏失真正的人才而选拔出滥竽充数者,是这一方式的死穴。
         现实中,通过考试,国家选拔了一大批高文凭高学历的“学者”“专家”“教授”委以重任,充斥于国家中枢部门的方方面面。但我国医疗、住房、高考、教育、国企、金融……方方面面,很少有不陷入困顿的,事实证明这批“人才”差强人意不过尔尔。不止于此,这批人占据国家要害社会中枢成事不足却志得意满感觉良好,再通过他们所主持的考试及培训将他们的缺陷基因陈陈相因近亲繁殖、谬种流传。
         人才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珍宝;当人才选拔走入误区、严重偏差,损害的是国家大计。人才选拨和任用,应当从实践中来,而不是从考试中来;应当走出考试迷信,回归实践第一的马克思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
                 “考试选拔人才”是错误的,应当通过实践选拔人才;那,具体怎样操作?
         一者,要创设基层企业单位的自主机制,让其自主自治、自我负责、自求发展、万马奔腾,各企业各单位自会负责任地根据自身需要发现人才招纳人才,哪里要国家越俎代庖。比如,某企业要招人,企业处在经济发展的最前线,企业为自身生存发展和利益计,自会在实践中把握尺度延揽人才,与国家考试何干?相反,把一个国家考试中的佼佼者塞进某企业,却可能水土不服未必胜任。基层企业单位的用人权应当得到切实尊重,国家部门应当领会“无为而治”的政治智慧、应当尊重基层企业和单位的自身生长,不应伸手太长、操心太过、管得太宽。
         二者,应当建立从中央到基层各级各单位普遍的常态的经常化的名副其实的民主政治生活,让群众说话,让系统内各种意见、建议、方案、办法、思想通过民主政治生活的平台展现出来。通过充分的表达、解释、对比、竞争、交流,错误的方案和做法得到纠正、过气的人物能体面下课、实现社会生活的新陈代谢;通过领导和群众的观察辨别和取舍,优秀的办法方案思想和人才有机会脱颖而出,再到社会实践中检验……如此反复不已。这种方式,可以归纳为“以民主政治生活为平台,在实践中锻炼人才、培养人才、发现人才、选拔人才”。
         建设普遍而充分的民主政治生活,才能打破固化、建立人才上升的顺畅通道。
         67320190326


此帖获赞: 0        被踩:0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1.   教育数宗罪  
    2.   对中国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总体构想  
    3.   发钱,我国当前最紧迫的政治日程  
    4.   破困突围开新篇——摒弃“掐尖”招生,实行“优秀入围加随机录取”  
    5.   华为 “大手笔分红”干得漂亮,盛赞华为  
    6.   建设微信群式基层民主,落实和改善党的领导  

            更多新帖————
    281.   还是不要把清北和黄埔相提并论的好  
    282.   教师,除了自己的劳动和奋斗,不需要谁来“提高”自己的地位  
    283.   群众批评斗争,是国家和事业长久之道  
    284.   国企民企能学习借鉴华为治理结构,我国社会经济就不得了  
    285.   对张雪峰不看好新闻专业的讨论——关键在国家实行过饱和冗余普遍就业  
    286.   好比内急,看你憋到什么时候  
            更多冷帖————
    1.   “美国三十多万亿美债”问题  
    2.   “批判文革”  
    3.   烧灯芯还是烧灯油  
    4.   “中国负债几百万亿”是子虚乌有庸人自扰伪命题  
    5.   “大事不讨论…,势必变修正”  
    6.   “如果你在三河,敢劝一把手吗?”  
            其它更多帖————
    1.   书呆子官僚垄断国计民生重大决策的局面必须改变  
    2.   反腐败斗争  
    3.   厉以宁的“土地确权”值得警惕,“福利方面要量力而行”主张是虚伪的  
    4.   灰尘厚了,屋子脏了,该扫一扫了!——论新形势下的阶级斗争  
    5.   应该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以宪法精神为核心  
    6.   对“高度一致”错误思想的批判  
    7.   对外“一带一路”,对内“货币福利”  
    8.   对《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的疑惑  
    9.   作为国家思想高地,强坛应当把握好包容大气与立场严正的辩证关系  
    10.   遵循践行宪法,破解国企改革和教育改革的困局  
    11.   国家政治关系到百姓的利益福祉,百姓有权了解政治、充分表达、参与政治  
    12.   坚决拥护“讲政治”的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