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向百姓实行货币福利,本质上是将百姓创造的、原本属于百姓的、被国家通过货币手段收割的成果,归还百姓

洣崽

  
         向百姓实行货币福利,是当前我国重大形势下的关键核心战略。
         向百姓实行货币福利,才能启动内需、激活国内市场、有效改善民生;
         向百姓实行货币福利,才能减少外贸依赖、在贸易“战”中岿然不动、稳操胜券;
         向百姓实行货币福利,才能舒缓社会矛盾、有利于建设和谐社会;
         向百姓实行货币福利、给人民以看得见的利益,才能有效改善党政和群众的关系、巩固执政基础、赢得人民支持;
         向百姓实行货币福利,才能构建消费和生产平顺对接的良性循环、才能走出资本主义过剩经济恶性循环的困局,为经济发展开辟道路;
         向百姓实行货币福利,是兑现社会主义承诺的需要,是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最直接最直观、效果最显著的方式,是践行社会主义道路的政治要求。
         实行货币福利,本质上是将百姓创造的、原本属于百姓的成果,归还百姓。
         向百姓实行货币福利,才能在不增“杠杆”的情况下增加对社会的货币供给。
         国家一年新增货币M2约15万亿,相当于以货币发行方式从全国每个百姓薅羊毛约1万元。如此巨大收入,而百姓无从享有,说不过去。
         以为实行货币福利是片面促进消费、形成吞噬社会财富的无底洞,是极大的误读;实行货币福利既直接促进消费,更是助推生产的动员令。
         国家向百姓实行货币福利,一点也不亏,越发越有,“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其言不虚;货币福利有条件实行却不实行,差不多是对社会主义的背弃。
         货币福利的经济意义,不只在其自身,更在于这些货币一经投放社会、再反复流转所带来的经济价值。好比投下一袋种子,收获满仓粮食。
         在物质总体丰富的时代,向百姓实行货币福利不妨碍国家的正常开支,如同播撒种子不妨碍我们正常生活一样。一方面对严重糟蹋浪费视而不见,一方面却吝惜播撒种子,是缺乏常识和远见。
         “遇得”网友:“发货币,百姓高兴,但还有另一面:货币贬值。”
         “遇得”网友没整明白,不向百姓实行货币福利,国家也在超发,只是其超发所得被垄断和糟蹋浪费而已,百姓扛起了通胀的负担,却未能享有本分的权益;我们现在所要求的,是要国家将超发所收割的财富回馈百姓,仅此而已。
         发端于十几年前的向农村老人发放补贴的做法,就是“货币福利”的雏形,是极其先进的善政;现在是显著加大力度、扩大范围的时候了。
         在当前的生产力和物价水平及国家收入下,建议向全国的小孩、学生、老人、病残失能和有孕及育婴期妇女等纯消费者,发放每人每月1000元左右的货币福利。
         67320190602


此帖获赞: 0        被踩:0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1.   教育数宗罪  
    2.   对中国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总体构想  
    3.   发钱,我国当前最紧迫的政治日程  
    4.   破困突围开新篇——摒弃“掐尖”招生,实行“优秀入围加随机录取”  
    5.   华为 “大手笔分红”干得漂亮,盛赞华为  
    6.   建设微信群式基层民主,落实和改善党的领导  

            更多新帖————
    1.   赞南京理工,批评国家  
    2.   赞王树国校长的三个意味深长问题  
    3.   矛头所向,应当对着特权和资产阶级  
    4.   “你总是,所有问题都自己扛”  
    5.   大好形势与严重问题  
    6.   闲聊民主生活的广度、深度和质量  
            更多冷帖————
    1.   赞南京理工,批评国家  
    2.   赞王树国校长的三个意味深长问题  
    3.   “你总是,所有问题都自己扛”  
    4.   矛头所向,应当对着特权和资产阶级  
    5.   捍卫国家本色反对变质刻不容缓  
    6.   大好形势与严重问题  
            其它更多帖————
    1.   题目难还是不难,探讨一下判别标准  
    2.   对未来生活和高考的畅想  
    3.   “钱去了哪里?”段子欣赏  
    4.   摒弃“本硕博”划分,实行教育的宽进宽出和大众化  
    5.   教育部,高,实在是高!  
    6.   话说唐山黑恶行凶事件——还是毛泽东有办法  
    7.   畅通言路、倾听意见  
    8.   通俗解说我国的“地方债务”问题  
    9.   与卖拐有得一拼——把高考重大考试事故美化为为国家甄别人才  
    10.   高考制度的瑕疵和不当必须纠正  
    11.   抓住苗头和线索,把握战机,深入挖掘……  
    12.   对“博士大跃进”批判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