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向百姓实行货币福利,本质上是将百姓创造的、原本属于百姓的、被国家通过货币手段收割的成果,归还百姓

洣崽

  
         向百姓实行货币福利,是当前我国重大形势下的关键核心战略。
         向百姓实行货币福利,才能启动内需、激活国内市场、有效改善民生;
         向百姓实行货币福利,才能减少外贸依赖、在贸易“战”中岿然不动、稳操胜券;
         向百姓实行货币福利,才能舒缓社会矛盾、有利于建设和谐社会;
         向百姓实行货币福利、给人民以看得见的利益,才能有效改善党政和群众的关系、巩固执政基础、赢得人民支持;
         向百姓实行货币福利,才能构建消费和生产平顺对接的良性循环、才能走出资本主义过剩经济恶性循环的困局,为经济发展开辟道路;
         向百姓实行货币福利,是兑现社会主义承诺的需要,是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最直接最直观、效果最显著的方式,是践行社会主义道路的政治要求。
         实行货币福利,本质上是将百姓创造的、原本属于百姓的成果,归还百姓。
         向百姓实行货币福利,才能在不增“杠杆”的情况下增加对社会的货币供给。
         国家一年新增货币M2约15万亿,相当于以货币发行方式从全国每个百姓薅羊毛约1万元。如此巨大收入,而百姓无从享有,说不过去。
         以为实行货币福利是片面促进消费、形成吞噬社会财富的无底洞,是极大的误读;实行货币福利既直接促进消费,更是助推生产的动员令。
         国家向百姓实行货币福利,一点也不亏,越发越有,“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其言不虚;货币福利有条件实行却不实行,差不多是对社会主义的背弃。
         货币福利的经济意义,不只在其自身,更在于这些货币一经投放社会、再反复流转所带来的经济价值。好比投下一袋种子,收获满仓粮食。
         在物质总体丰富的时代,向百姓实行货币福利不妨碍国家的正常开支,如同播撒种子不妨碍我们正常生活一样。一方面对严重糟蹋浪费视而不见,一方面却吝惜播撒种子,是缺乏常识和远见。
         “遇得”网友:“发货币,百姓高兴,但还有另一面:货币贬值。”
         “遇得”网友没整明白,不向百姓实行货币福利,国家也在超发,只是其超发所得被垄断和糟蹋浪费而已,百姓扛起了通胀的负担,却未能享有本分的权益;我们现在所要求的,是要国家将超发所收割的财富回馈百姓,仅此而已。
         发端于十几年前的向农村老人发放补贴的做法,就是“货币福利”的雏形,是极其先进的善政;现在是显著加大力度、扩大范围的时候了。
         在当前的生产力和物价水平及国家收入下,建议向全国的小孩、学生、老人、病残失能和有孕及育婴期妇女等纯消费者,发放每人每月1000元左右的货币福利。
         67320190602


此帖获赞: 0        被踩:0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1.   教育数宗罪  
    2.   对中国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总体构想  
    3.   发钱,我国当前最紧迫的政治日程  
    4.   破困突围开新篇——摒弃“掐尖”招生,实行“优秀入围加随机录取”  
    5.   华为 “大手笔分红”干得漂亮,盛赞华为  
    6.   建设微信群式基层民主,落实和改善党的领导  

            更多新帖————
    1.   我国强调安检没什么不对;不要总想着替国家省钱  
    2.   歌曲《没出息》与“分钱发钱”思想的契合  
    3.   平稳和连续的智慧  
    4.   基层民主建设中的难题与破解  
    5.   不抱幻想、不怨天尤人  
    6.   令人唏嘘发人深省——我国上世纪90年代下岗倒闭潮  
            更多冷帖————
    1.   我国强调安检没什么不对;不要总想着替国家省钱  
    2.   歌曲《没出息》与“分钱发钱”思想的契合  
    3.   平稳和连续的智慧  
    4.   不抱幻想、不怨天尤人  
    5.   基层民主建设中的难题与破解  
    6.   令人唏嘘发人深省——我国上世纪90年代下岗倒闭潮  
            其它更多帖————
    1.   大学教育,职业教育,中外教育,终身教育——说长道短话教育  
    2.   中国呼唤工匠和如何造就工匠  
    3.   教育部开错药方了  
    4.   把出现人才归为大学的造就,是贪天之功;期待大学造就卓越人才,是缘木求鱼  
    5.   人才是学校培养出来的吗?  
    6.   教育改革的目标主要不在于“减负”,在于“调结构”  
    7.   初中毕业生读高中读职校的分流做法是不好的  
    8.   脱离实践的我国教育,陷入误区误人无数,无脸以对亿万家庭  
    9.   “高校的课,为什么学生不爱听”  
    10.   简论我国知识教育与实践教育的失衡  
    11.   高校“种田”课程的实践教育探索难能可贵  
    12.   我国家长需要敏锐意识到片面学校教育的缺陷和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