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共产主义是消灭了剥削的社会,而并非一定要消灭资本家

洣崽

  
         共产主义是消灭了剥削的社会,而并非一定要消灭资本家。
         提出一个猜想,共产主义社会与资本家的存在可以是不冲突的,资本家以其投资获得合理而非剥削性的回报,是完全可能的。
         共产主义是发展着的事业,只要更符合且贴近于今日的客观实际、有利于事业的发展、有利于增进人民福祉,即使今天提出的观念和策略与传统经典不尽一致,也应当尊重现实、以今天为准。而不应陷入教条主义。
         “不能这样啊”网友:“按照马克思对共产主义分配的设想‘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已经按照你的需要分配给你了,你还要什么回报?你这种猜想,与某些穷人梦想着有钱了就每天香油漱口一样可笑!”
         答:“不能”网友这个帖子很有意思,很好;在成熟的共产主义社会,或许无需考虑合理回报。但目前的重点不在于畅想成熟的共产主义如何美妙,而在于构想初始的共产主义如何与现实衔接;当前社会还没有到无需考虑合理回报的时代。
         当今中国,资本家客观存在,资本家阶级也客观存在,资本家阶级对劳动阶级的剥削也客观存在。资本家在组织生产、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是有重要作用的;共产主义要消灭的是资本家阶级对劳动阶级的剥削,而不是资本家本身。父母打小孩,是家暴;不能因为反对家暴,就彻底否定父母;消灭资本家阶级的剥削是正义的必要的,但并非一定要消灭资本家。尊重资本家的合理回报、呵护资本家的创业积极性,又避免资本家对劳动者的剥削,是一个不应忽略、有待发掘、可以作为、能够破解的题目,这里不予展开。
         尊重资本家、尊重资本家获取合理回报,有利于生产力发展和成长。
         即使微观层面还主要实行着自主自立、自我负责、自我成长、自我发展的生动活泼的市场经济,当国家于宏观战略终极层面对于一切资源实现了无条件绝对占有,当国家通过货币发行从源头上把控了经济运作,就是“公有制”的实现;当国家以其强有力地位和雄厚物质基础,普遍而常态地向百姓实行货币福利、且货币福利日渐丰厚时,百姓通过市场经济所得、加国家发放的货币福利,百姓手上货币额极其丰足,能够供其从社会获得足够所需的商品和服务,这时候,事实上就是“按需分配”的实现,也就是与共产主义理想社会的成功对接。
         理论服务于实践。不要把共产主义定义得遥不可及,要使之努力与现实生活相衔接,这样对实践对群众才有更大的指导作用。
         67320190616


此帖获赞: 0        被踩:0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1.   教育数宗罪  
    2.   对中国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总体构想  
    3.   发钱,我国当前最紧迫的政治日程  
    4.   破困突围开新篇——摒弃“掐尖”招生,实行“优秀入围加随机录取”  
    5.   华为 “大手笔分红”干得漂亮,盛赞华为  
    6.   建设微信群式基层民主,落实和改善党的领导  

            更多新帖————
    1.   “中国负债几百万亿”是子虚乌有庸人自扰伪命题  
    2.   “中国公务员考试是世界上最优制度”  
    3.   “如果你在三河,敢劝一把手吗?”  
    4.   三河市“招牌颜色”事件的深挖与根治  
    5.   “集体经济是吃大锅饭,出工不出力”?  
    6.   对我国大学和继续教育发展的畅想  
            更多冷帖————
    1.   “中国负债几百万亿”是子虚乌有庸人自扰伪命题  
    2.   “中国公务员考试是世界上最优制度”  
    3.   “如果你在三河,敢劝一把手吗?”  
    4.   三河市“招牌颜色”事件的深挖与根治  
    5.   当心报应  
    6.   对我国大学和继续教育发展的畅想  
            其它更多帖————
    1.   漫说美国国债和我国社会普遍负债现象  
    2.   “中国大学生多了”吗?  
    3.   如果改革当初能维护和尊重而不是否定和瓦解集体经济……  
    4.   应当紧盯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  
    5.   “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和群众中的迷信盲从自私懦弱落后愚昧现象,两者并存、都是事实  
    6.   毛泽东的一段乞丐式穷游经历,对我们的教育有什么启示?  
    7.   马克思主义在今日中国,影响更普遍和深入、气象更宏大和壮观  
    8.   话说台海——要奋斗,就会有牺牲  
    9.   教育部最应该听取群众批评和反躬自问  
    10.   人类不会被自己的尿憋死,社会主义是走出“人工智能淘汰人类”泥潭的光辉大道  
    11.   这样的“评选”,有问题  
    12.   一者增加百姓手里的钱、二者扩大免费制的实施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