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把“领条”与“欠条”区别开来;将中央和地方“债务”存档清零,让中央和地方政府放下包袱继续前进

洣崽

  
         “领条”和“欠条”是有差别的。
         由于经济发展,央行代表国家通过新增货币收割社会财富,所得收入理当中央有份、省市区地方政府有份、百姓有份……应当创建合理方式让它们有序分享。中央和省市区地方政府从央行获得货币,是兑现权益而并非向央行举债,应当开具领条而非欠条;货币发行出去就是社会财富被成功收割,中央和地方政府分享货币发行权益理所应当,“负债”从何来?如同“数学”网友所论,连队从营部团部军械处领取武器弹药,是欠账性质、要归还吗?
         所谓中央和省市区地方政府财政亏空、“地方债务问题”等,纯属牵强附会,本质上是子虚乌有的伪问题。
         如果一定要说有债务,那就是国家(央行)亏欠全社会(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企业等经济实体、普通百姓)——因为国家通过央行增发货币割了全社会的“韭菜”、摘了全社会的“桃子”,薅去了全社会的“羊毛”;这些割走的“韭菜”、摘走的“桃子”、薅去的“羊毛”,就是国家对全社会的欠债;既然国家(央行)对全社会负债,则不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从央行兑现货币权益是天经地义,百姓也应当从央行取得一份货币权益,那,还不赶紧向百姓实行货币福利!
         一方面承认对全社会“负债”,另一方面又不回馈百姓,不合逻辑、没有道理。
         没有人喜欢负债的感觉。为什么经济理论界主流却热衷于对“国家负债”和“地方债务”的宣传、而当局者也对此默认?是经济理论思想的错误?还是有意把水搅浑、令普通百姓无法了解国家经济运行真实状况、打悲情牌推卸掉实行货币福利回馈百姓的责任、把权力集团对货币发行权益的垄断继续下去?
         应当将中央政府和全国各省市地方政府的所谓“债务”还其“领条”性质、将数据存档备查,将债务清零,让中央和省市地方政府放下包袱继续前进。
         展望将来,应当构建科学合理的新的货币权益分享和责任分担机制。今后,对于每年新的货币发行额度,除了中央和地方政府理应优先享有,全国的小孩学生老人病残失能和有孕及育婴期妇女等纯消费者也应当以其生存权获得货币福利,并且应当创建个人和企业通过质押核心资产参与货币发行的新通道。
         67320190815


此帖获赞: 0        被踩:0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1.   教育数宗罪  
    2.   对中国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总体构想  
    3.   发钱,我国当前最紧迫的政治日程  
    4.   破困突围开新篇——摒弃“掐尖”招生,实行“优秀入围加随机录取”  
    5.   华为 “大手笔分红”干得漂亮,盛赞华为  
    6.   建设微信群式基层民主,落实和改善党的领导  

            更多新帖————
    1.   再谈“每孩补贴三十万”  
    2.   粪土清北  
    3.   扯一扯“5C教育法则及核心素养”  
    4.   合格的教育应当知识和本领双修  
    5.   说一说“思想统一”  
    6.   分钱发钱补贴生育,“不误农时”  
            更多冷帖————
    1.   再谈“每孩补贴三十万”  
    2.   粪土清北  
    3.   说一说“思想统一”  
    4.   扯一扯“5C教育法则及核心素养”  
    5.   合格的教育应当知识和本领双修  
    6.   是物质大于精神还是精神大于物质  
            其它更多帖————
    1.   公有制问题上的“左”倾幼稚病和伪公有制者  
    2.   论坛的删帖和放帖,不是一件小事  
    3.   对教育领域严重惰性、自私及对学生发展不负责任的批判  
    4.   说一说“公”与 “私”及“公有制为主体”  
    5.   “私有制和私有现象不是一回事”,让搅浑的一池水清澈分明起来  
    6.   评说“教育改革要从家长教育开始”  
    7.   “新时代社会主义”,我国“已经进入”还是“即将进入”?  
    8.   新时代社会主义历史条件下继续进步、继续提高“共产”的程度  
    9.   “宅基地”问题与社会主义道路  
    10.   “民主生活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传统  
    11.   提出一种不同于 “六选三” 的高考方案  
    12.   搬条板凳慢慢看,以上海浙江为代表的“新高考改革”走向何方、能走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