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清北应该站高看远、超越对“过度掐尖”的留恋依赖和沾沾自喜,自觉主动明智地放弃“过度掐尖”特权

洣崽

  
         “过度掐尖”不是名校发展所必需,反而增加社会对名校的压力,相当于把名校置于火炉上;特别恶劣的在于,过度掐尖误导基础教育、损害青少年身心健康。对于清北、对于名校,过度掐尖既是特权、更是伤人伤己的双刃剑,事实上是“损人不利己”。
         清北应该站高看远、超越对过度掐尖的留恋依赖和沾沾自喜,清醒认识到过度掐尖对自身的不利影响和对社会的严重负面恶果,自觉主动明智地放弃“过度掐尖”。
         清北当前的掐尖程度大约为万分之一到千分之一之间,即千里挑一、几千挑一,太过分。
         如果我是清北当家,我把选拔程度主动降低到百分之一,即,只要高考成绩进入前百分之一,即可报读我清北各院校各专业,假设入围考生报读我校者众多,则按院校按专业采取电脑随机录取(而不是按成绩高低录取)。不是完全地否定择优选拔,而是主动明智将过度尖锐、过度白热化的选拔适宜地淡化和钝化。避免天下学子因我清北而陷入恶性竞争,既是对亿万青少年的爱护,也是对我百年学府福报的自我珍惜。
         选拔程度松紧尺寸应当灵活可调节。遵循“实践检验”的思想路线;如果几年后,发现这种做法对我校教育教学及科研发展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则由“百分之一”调节到“几百分之一”或“千分之一”以改善生源;如果发现这种做法产生显著良好效果、且还有继续宽松的空间,则由“百分之一”试调到“百分之二”……直至调整到一个合适的程度基本稳定下来。
         如果我清北自觉主动地放弃过度掐尖,会有哪些影响和变化?
         我清北的生源虽则不再“拔尖”得那么高寒,毕竟仍是百里挑一足够优秀;其它兄弟院校能有机会招录到尖端生源,既有利于构建我校和这些兄弟高校平和共赢协作式的生态,也避免社会对我校寄以过高、高到无法企及的期望值和压力,避免社会置我清北于炉火之上的窘境,为我校发展提供必要的宽松清凉的环境;我清北往后做出的学术性教育性成就和贡献,将更为社会所心悦诚服;选拔不再那样高度掐尖,则高考题目无需那样繁难,中小学基础教育教学难度和应试压力大大减轻、得以回归基础知识基础技能的常态和正道,中小学生学业负担相应减轻、有利于身心健康和兴趣特长多样性的发展、有利于生活劳动实践能力方面的发展,我清北对过度掐尖特权主动和适当的退让舍弃,却可能对基础教育的发展和对高考的成功改革做出导向性重大贡献……
         67320190815


此帖获赞: 0        被踩:0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1.   教育数宗罪  
    2.   对中国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总体构想  
    3.   发钱,我国当前最紧迫的政治日程  
    4.   破困突围开新篇——摒弃“掐尖”招生,实行“优秀入围加随机录取”  
    5.   华为 “大手笔分红”干得漂亮,盛赞华为  
    6.   建设微信群式基层民主,落实和改善党的领导  

            更多新帖————
    1.   我国强调安检没什么不对;不要总想着替国家省钱  
    2.   歌曲《没出息》与“分钱发钱”思想的契合  
    3.   平稳和连续的智慧  
    4.   基层民主建设中的难题与破解  
    5.   不抱幻想、不怨天尤人  
    6.   令人唏嘘发人深省——我国上世纪90年代下岗倒闭潮  
            更多冷帖————
    1.   我国强调安检没什么不对;不要总想着替国家省钱  
    2.   歌曲《没出息》与“分钱发钱”思想的契合  
    3.   不抱幻想、不怨天尤人  
    4.   基层民主建设中的难题与破解  
    5.   平稳和连续的智慧  
    6.   令人唏嘘发人深省——我国上世纪90年代下岗倒闭潮  
            其它更多帖————
    1.   “下级批评上级?你想多了吧?”  
    2.   对货币及央行应当分钱发钱问题的探讨  
    3.   亲有病,心戚伤  
    4.   应当“地方债”清零、并且给地方分钱  
    5.   非不能也,实不为也;其实反腐败不难……  
    6.   深入发掘我国“党的领导”政治优势  
    7.   庆祝国庆;中国已经是世界最先进和强大的国家  
    8.   强心针式的经济刺激,意义有限  
    9.   央行发行货币,是收益还是负债?  
    10.   对央行经济刺激政策的述评  
    11.   这个挑拨离间太直白和不要脸  
    12.   “6亿人月收入一千元”表述不科学不恰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