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倡导斗争精神,是正确、无私、光明磊落的

洣崽

  
         “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伟人的斗争精神、斗争气概、斗争智慧,光照世界、光照中华民族千秋万代。今天倡导“伟大斗争”是十分中肯、十分必要、十分紧迫的。
         倡导“伟大斗争”,就是承认矛盾斗争的普遍性;开展积极斗争,是把社会政治经济民生各项事业推向前进的强大引擎。开展伟大的积极斗争,就要构建广泛参与、充分交流的“擂台”,即,应当建设各级各单位常态定期、认真规范、名副其实的民主政治生活。
         今天的中国进入了人民时代。
         水涨船才高;一般而言,社会思想发展的前端应该走在领导个人的前面,才能源源不断为领导层提供新的思想资源。人民中涌现各种各样奇特和先进的即使领导人也未曾涉及未曾考量的新思想,是正常不过,一点也不奇怪。有群众普遍的显著的觉悟和进步作为背景,才能保证领导的卓越。
         不能本末倒置;一切依赖领导、坐等领导指示,是奴性和谄媚阿谀的表现。亿万百姓放弃思考、放弃理性判断、放弃批评和斗争的武器,那么,就形成新的思想僵化和迷信。
         隐藏斗争的意志、持有斗争的利器,却标榜温文尔雅、谦恭礼让,循循善诱让对方松垮退缩、自弃阵地、自动缴械的,这是虚伪和伪善、或是很深的心机和谋略;向群众倡导斗争精神,是正确、无私、光明磊落的,是久违的共产党作风,因此当赞。
         思想是实践的前锋和引领;群众普遍觉悟起来,高水平地掌握思想斗争的武器,将把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推进到崭新的高度。
         67320190909


此帖获赞: 0        被踩:0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1.   教育数宗罪  
    2.   对中国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总体构想  
    3.   发钱,我国当前最紧迫的政治日程  
    4.   破困突围开新篇——摒弃“掐尖”招生,实行“优秀入围加随机录取”  
    5.   华为 “大手笔分红”干得漂亮,盛赞华为  
    6.   建设微信群式基层民主,落实和改善党的领导  

            更多新帖————
    1.   “中国负债几百万亿”是子虚乌有庸人自扰伪命题  
    2.   “中国公务员考试是世界上最优制度”  
    3.   “如果你在三河,敢劝一把手吗?”  
    4.   三河市“招牌颜色”事件的深挖与根治  
    5.   “集体经济是吃大锅饭,出工不出力”?  
    6.   对我国大学和继续教育发展的畅想  
            更多冷帖————
    1.   “中国负债几百万亿”是子虚乌有庸人自扰伪命题  
    2.   “中国公务员考试是世界上最优制度”  
    3.   “如果你在三河,敢劝一把手吗?”  
    4.   当心报应  
    5.   三河市“招牌颜色”事件的深挖与根治  
    6.   “最棒的教育”  
            其它更多帖————
    1.   就教育问题向全国两会的建议与提案(七):实行“高考题目题库化,高考题库公开化;透明化简易化分散化、大题量广覆盖长考时高分值、时间前置抑制重考”高考策略的建议  
    2.   就教育问题向全国两会的建议与提案(六):建议国家钝化高考选拔,实行有限选拔加电脑随机录取  
    3.   就教育问题向全国两会的建议与提案(五):建议国家创设员工轮休及继续教育制度  
    4.   就教育问题向全国两会的建议与提案(四):改革教育投入体制,将国家教育生均经费直接打入每个学生的教育专用账号,当学生到国家认可的学校报名就读时冲抵学费  
    5.   就教育问题向全国两会的建议与提案(三):把英语教育区分为大众常识型和专业型;大众常识型英语高考应当缩年限、减分值、降要求  
    6.   就教育问题向全国两会的建议与提案(二):建议实行小学入学无门槛和中学招生低门槛  
    7.   就教育问题向全国两会的建议与提案(一):优化学制,实行中小学半天上课半天实践活动的学制  
    8.   公有制问题上的“左”倾幼稚病和伪公有制者  
    9.   论坛的删帖和放帖,不是一件小事  
    10.   对教育领域严重惰性、自私及对学生发展不负责任的批判  
    11.   说一说“公”与 “私”及“公有制为主体”  
    12.   “私有制和私有现象不是一回事”,让搅浑的一池水清澈分明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