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建议向青少年发放每人约2万元左右的全国范围徒步或骑行专项补贴  

洣崽

  
         欧美日俄、包括中国乃至全世界,单身和少育现象似有蔓延之势;原因多种多样,其一可能是缺少艰难环境的磨砺与激发。小麦苗因碾压、因低温而促进成长,水稻因高温而成熟,很多鱼类历经溯水洄游的艰难而性成熟……艰苦历练可能是促成身体成熟和思想成熟的需要。
         由此猜想、仅仅猜想——
         在生活优裕的当代,让每个国人成年之前(暂且定25岁之前)徒步或骑行入藏、或从海南到黑龙江、或从上海到乌鲁木齐……完成或徒步5千公里、或骑行一万二千公里的折腾;再加之结合古老的挖土、挑担、打铁、扛木头、攀岩、推磨、划船、骑马、游泳……等劳动和活动。估计一个个,男的发飙、女的多情,一个个活泼生猛。
         对,确实是折腾。在社会政治经济事务中要避免折腾;但在当今高生产力生活优裕环境之下,在人的体能上却应当多些折腾。其实折腾很普遍,踢球、跑步……各项体育锻炼、体育竞赛,都是折腾,是有益的、必要的折腾,生命在于折腾,人生因折腾而精彩。国民忙于体能上的自我折腾,对国家、对党政则持更多的好感和喜悦,有利于社会和谐、有利于生活质量的显著提升。
         考虑实践环境下的各种细节、设计科学合理可操作的方式,建议国家给青少年每人发放总计约20000元额度的专项货币福利,按每年度人口2000万计,相当于国家每年开支4000亿;鼓励和要求其在25岁前完成这项折腾,将对青少年身心发展和扩大内需提振经济发挥巨大作用……
         至于安全风险。预先警示:人生有风险,出门须谨慎;风险自担。国家可为此提供每人最高额度30万的人身平安保险。
         用这种方法应对单身及少育,或许有效。当然啦,要实践验证;要循序渐进,逐步总结经验,采取自己主动报名、国家补贴方式。
         67320190907


此帖获赞: 0        被踩:0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58.   中国发展态势初步反映了公有制的优势——公有私有问题探析  
    59.   不因人废言;一位贪官在法庭上说的话,直白、真实而有典型意义——  
    60.   家庭、企业和国家三个层面公私关系解析与述评  
    61.   阻断引发升学恶性竞争的两个根源  
    62.   解决这三个问题,人民公社就可以发挥神威、大放光彩  
    63.   就“美国人缺爹”话题跟朋友的闲扯  

            更多新帖————
    1.   拆一拆“法治”“人权”论者们的假把式  
    2.   话说民主  
    3.   “海南县市正职书记几乎全军覆没”述评  
    4.   苏联解体而我国能巍然屹立,是不是文革的红利?  
    5.   “少年班”的做法为什么是错误的?  
    6.   全国性基础性重大平台应该掌握在国家手里  
            更多冷帖————
    1.   拆一拆“法治”“人权”论者们的假把式  
    2.   话说民主  
    3.   “海南县市正职书记几乎全军覆没”述评  
    4.   建党群服务中心,不如建民主生活微信工作群  
    5.   转载“小嘉讲历史”之周恩来故事片段  
    6.   “少年班”的做法为什么是错误的?  
            其它更多帖————
    1.   我国开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道路,是当代中国对世界的重大贡献  
    2.   把生产过剩演变为焦虑、担忧、贫困、压力山大和经济危机,人类应该被自己的尿憋死  
    3.   新大陆已经浮现于天际——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茫然和质疑可以抛弃了  
    4.   撒下一颗籽、收获千粒粮;货币发行,与之相似  
    5.   说一个淡化慢化钝化股市的谬想——  
    6.   房地产高烧病理分析及诊断——  
    7.   节制资本、实行货币福利,香港可以成为探索社会新制度的试验高地  
    8.   贯彻“港人治港”不应消极僵硬而应积极作为  
    9.   中国的核聚变爆发式发展时代——就要到来  
    10.   组织化的群众才有监督力量,建议创建各级各单位微信群和一年两次式民主生活会这样的交流参与平台和渠道  
    11.   少犯傻少犯错,就是对世界的贡献  
    12.   中小学教育学术化、艰深化、考试功利化、内容繁难化倾向,对基础教育有害无益、把基础教育引入歧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