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中小学教育学术化、艰深化、考试功利化、内容繁难化倾向,对基础教育有害无益、把基础教育引入歧途
洣崽
人生不同时期,教育有不同的侧重和策略。
成年前的青少年时期,应当以基础和常识为根本;可以宽松地鼓励其发展兴趣爱好和特长,但不能以专业的程度来苛求,否则,是拔苗助长、是摧残人、是有害的。至于有所取舍、有所不为有所为、心无旁鹜精益求精造就职业专长,那是成年后的事情。把成年后的事情提前到青少年阶段实施,是违反科学、违反客观规律、违反人性。
中小学教育的中心任务在于让青少年获得生活劳动的基本体验基本技能及相关知识,为将来的人生发展和走入社会打下基础。中小学教育对于学生的学术化、学究化、考试功利化、拔高与繁难化倾向,对基础教育有害无益、把基础教育引入歧途。
对从教者而言,中小学教育奥妙精深、具有学术的高度,非精益求精不能掌握其要旨而随心所欲;但不应将这种要求错误地转移于教育对象——中小学生身上。比如,植树者自己应当且可以左思右想、辗转反侧、反复钻研,提高植树的专业技能,却不应把树苗捏在手心反复折腾。即,中小学教育面向从教者的一面是专业的学术的艺无止境的,面向学生的一面理应是亲和的、平易的、宽舒的、包容的、精彩的、艺术的、温暖的、激励的。
提高对学生的要求、使其知识水平达到学术化专业化,难道还有错?答,有错,有大错。青少年是成长的黄金期,亟待成长的领域很多,而人的时间精力有限;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和实践第一、意识第二,即感受体验生活劳动重要过书本知识,前者才是本原、后者只是影子。知识学习重要,但相比于实践体验而言毕竟还是次要一些,知识学习应当谨守本分;把知识学习不恰当地夸张和拔高,必然以其它方面的发展受损为代价,贻误青少年在生活劳动实践方面的应有成长,结果得不偿失,造成青少年素质成长中的结构性失衡和缺陷。
特别是,在当前不合理的高利害考试恶性竞争压迫下,知识教育更为扭曲、畸形和病态,很多所学“知识”只有拿分升学意义,于人生、于走入社会远不相关;却迫使我们的学生把宝贵青春的大部分黄金时间耗在美其名曰“知识”的无聊之处。
中小学本应是基础教育,理应恪守基础和常识;通过高利害挟迫和绑架,高考把基础教育带进了沟里。高考出任基础教育的指挥棒未尝不可;但,高考之弊客观存在,应该改、必须改、也能改好……
67320190924
此帖获赞: 0 被踩:0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