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中国成长、美帝淡出的时代和世界格局,不太远了

洣崽

  
         人无百年好,花无千日红,新陈代谢风水轮回是世间常态;山姆大叔风光无限、长期引领世界,现在呈现力不从心的衰颓气象、走下坡路,正常得很、毫不为怪。即使美帝国如西山落日、余晖渐退,她曾经的辉煌和贡献也值得高度赞誉、是很了不起的。
         为什么美帝大势趋向黯淡?
         一者在其自身、在其金融制度、在其金融大资产者垄断国家货币发行核心权益,这一症结从根本上制约了美国更上层楼。对任何一个国家,货币发行都是核心权益;货币发行权益本属于全体国民、应该由全体国民分享。美国美元发行由美联储负责,而美联储主要股东为若干大金融资产者,即,少数大金融资本家垄断攫取了美元发行的主要权益,相当于把美国国民和美国政府基本上排斥于美元权益餐桌之外。因此演就美国金融资产者暴富、而美国底层百姓及美国政府捉襟见肘难以为继债台高筑的局面,即使金融大资产者不时施一点小恩小惠、稍稍调整,也无济于事。这种局面不改变,美国社会矛盾没法调和、美国政府难以积极作为。在风调雨顺太平宽裕之年,矛盾尚不凸显;当遭遇大事,山姆大叔会有很艰难的坎。
         金融大资产者不会放弃吸血暴利及其特权,美国尴尬局面的改变,难如脱胎换骨;果能进行金融制度上的根本改变,美国应能新生。否则,美国确定地如患有绝症、步入老迈的风烛残年了。
        
         二者在外部环境。当中国一盘散沙贫弱不堪,山中无老虎、牛仔称霸王,成全美国轻松夺得头筹;但现在中国日益整合、国力空前强大并且继续进步,美帝的学霸地位当然发生危机。摆明了,中国十四亿人,美国3亿多,并且中国十四亿人的物质能量借助现代化交通通讯技术及日益进步的国家制度被高度地组织团结起来,美国如何是对手。
         中国乐见美国引领世界;领头,不只是地位和光荣,更意味着责任、担当和贡献。当美国领导世界,中国谦虚合作地谨守本分;当山姆大叔年老衰迈力不从心,就是中国慨当以慷、接过重担的时候。
         美帝淡出、中国成长,不是要增长中国人的骄矜虚荣和脾气,而是要接过美国曾经的担当、为世界大家庭做出更大贡献,让世界共享和共赢。
         这样一个时代和世界格局,不太远了。
         67320200320


此帖获赞: 0        被踩:0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1.   教育数宗罪  
    2.   对中国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总体构想  
    3.   发钱,我国当前最紧迫的政治日程  
    4.   破困突围开新篇——摒弃“掐尖”招生,实行“优秀入围加随机录取”  
    5.   华为 “大手笔分红”干得漂亮,盛赞华为  
    6.   建设微信群式基层民主,落实和改善党的领导  

            更多新帖————
    1.   基础教育之“杂”与后续教育之专精尖  
    2.   只能让鬼推磨、不能让鬼当家  
    3.   我对教育部的批评和跟群友的砥砺切磋  
    4.   优先级:基层民主>媒体监督>法治  
    5.   一剂药方  
    6.   美国教育部关张,我国教育部何去何从?  
            更多冷帖————
    1.   基础教育之“杂”与后续教育之专精尖  
    2.   只能让鬼推磨、不能让鬼当家  
    3.   我对教育部的批评和跟群友的砥砺切磋  
    4.   优先级:基层民主>媒体监督>法治  
    5.   当心报应  
    6.   会议民主和微信群式民主  
            其它更多帖————
    1.   参观清华北大感言  
    2.   教师节向全国教师敬言——  
    3.   分不在高,及格就行  
    4.   推介“数学”网友的科学研究“老鼠钻迷宫”理论  
    5.   在中国教育困局的突破中,海南有机会率先作为  
    6.   评即将展开的中小学反腐教育活动  
    7.   质疑新课改教材版本的“多样化”  
    8.   对我国硕士博士研究生制度的质疑和改进  
    9.   培训、考核、评估……少来这套形式主义扰民之举  
    10.   为“野鸡”大学唱赞歌  
    11.   为军方对飞行训练事故的表态叫好;兼说校园安全问题  
    12.   有资格的没刷子,有刷子的没资格——论资格制的意义与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