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闲扯,从古代“举孝廉”、当下考试制度,到实践选拔

洣崽

  
         人才的甄别遴选有多种方式,往往各具优劣,又有落后和先进之分。
         古时候的“举孝廉”、当今的考试,都可以近似地认为是人才选拔,有其操作简便的优势。但举孝廉存在着易于虚伪做假、衡量尺度不客观的缺陷;考试选拔则衡量尺度更为客观,但偏差大——因为善于考试和善于实际工作是两码事,以考试方式选拔人才,相当于通过影子来选拔演员,太不靠谱,误差太大。
         我国考试选拔如日中天、炙手可热,许多朋友因考试而登堂入室从此亨通腾达,以其曾经的考试光荣而自喜,对考试选拔钟爱有加,可以理解;但考试选拔终究只是近似性参考性的选拔方式,无法胜任本质性、终极性人才甄别。
                 什么才是人才甄别的本质性终极性方式?答,唯有实践。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就是这个意思。实践的方式最客观、最准确,但,实践方式也有缺点,那就是过程漫长。因此,在某些非紧要甄别的领域,比如中考、高考招生,采取考试方式也就行了;但倘若为单位为国家选拔人才、想要避免猥琐低能短视狭隘之人贻误事业、想要实行精英治理推动事业,那还是需要在实践大舞台一较高低。
         毛朱周邓及一大批卓越英才脱颖而出,既不是靠“举孝廉”、也不是看高考,而是在实践江河中大浪淘沙而来;袁隆平、任正非、钟南山……他们的位置,不是靠考试考出来、更不是通过举孝廉获得的。
         甄别人才不以实践标准而以纸面考试,反映人才选拔工作上的投机取巧和惰性,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庸人占位、人才不兴,每每贻误事业。纸面考试,用于中考高考招生还凑合,就不要狗戴帽子、自诩为“选拔人才”了;有必要摒弃对考试的过度依赖、迷信和滥用。人才选拔回到实践标准上来,我国的社会才更踏实和稳健、从而减少起初飘渺虚幻美轮美奂和而最后跌落实地的颠簸震荡。
                 67320210307


此帖获赞: 0        被踩:0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1.   教育数宗罪  
    2.   对中国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总体构想  
    3.   发钱,我国当前最紧迫的政治日程  
    4.   破困突围开新篇——摒弃“掐尖”招生,实行“优秀入围加随机录取”  
    5.   华为 “大手笔分红”干得漂亮,盛赞华为  
    6.   建设微信群式基层民主,落实和改善党的领导  

            更多新帖————
    1.   小米加油、智驾加油  
    2.   基础教育之“杂”与后续教育之专精尖  
    3.   只能让鬼推磨、不能让鬼当家  
    4.   我对教育部的批评和跟群友的砥砺切磋  
    5.   优先级:基层民主>媒体监督>法治  
    6.   一剂药方  
            更多冷帖————
    1.   小米加油、智驾加油  
    2.   基础教育之“杂”与后续教育之专精尖  
    3.   只能让鬼推磨、不能让鬼当家  
    4.   我对教育部的批评和跟群友的砥砺切磋  
    5.   优先级:基层民主>媒体监督>法治  
    6.   当心报应  
            其它更多帖————
    1.   突破常规思维和思维定势,才见新天——漫谈实行“货币福利”  
    2.   优秀者入围随机录取、未入围者亦普遍升学,对教育和考试制度改革的期待  
    3.   中考命题所谓“增加探究性、开放性、综合性”的表述,不可取  
    4.   话说“妄议”  
    5.   话说“反腐”——建设基层民主,把一池染缸重变清流  
    6.   “打碎夕阳”?  
    7.   马克思——“把劳动和教育结合起来,就会把工人阶级提高到比贵族和资产阶级高得多的水平”  
    8.   发展实践教育是正确的,但应当于学校之外另辟蹊径  
    9.   “实行货币福利”,我国发展道路上无法回避的核心策略  
    10.   实行货币福利和微信群式基层民主,建设繁荣富强的先进国家  
    11.   对政治局集体学习“聚焦资本”的述评  
    12.   漫聊“坚持马克思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