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话说批评和斗争

洣崽

  
         对批评和斗争心存阴影、讳莫如深,如果是一般群众,也还罢了;如果党政领导也陷入或迁就这样的错误思想、放弃斗争的思想武器,则非常不应该,相当于虎狼自弃爪牙,相当于关公自弃青龙偃月刀,相当于自我缴械,是可笑和可悲的。
         马克思主义认为,事物内部是矛盾斗争的,矛盾斗争是事物前进的动力。否定批评和斗争,是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背弃。真正的共产党人,积极主张批评和斗争,欢迎批评和斗争,在批评斗争的洗礼中越战越强;中国共产党通过武装和非武装各种形式的斗争而赢得胜利,否定批评和斗争,必然否定中国革命:否定辛亥革命,否定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土地革命,否定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否定抗美援朝和对越自卫反击战……否定这一切斗争的正当性和必要性。
         一些朋友拿文革说事来否定批评和斗争,其爱护国家、珍惜安定团结的初衷是很好的,但思想和方向完全搞错。文革乱局原因恰是因为当时历史条件下群众普遍的盲从迷信狂热躁动较低觉悟、不善于批评不善于斗争、批评斗争的策略和方向错误所致。不善于批评斗争,然后应该学会批评和斗争才是;摔一次跟斗从此放弃走路、一次努力失败从此放弃努力,这种逻辑是荒谬的。
         以文革乱局为由而心存阴影、成天陷入杯弓蛇影如惊弓之鸟的状态,那是心理疾病,不是健康心态,对此不应该迁就、而应该予以治疗;迅速崛起、腾飞在望、放眼世界的中华民族,应当摒弃心理阴影而换装与天奋斗与地奋斗与人奋斗的豪迈积极心态。
         有朴素思想的朋友以为批评斗争引发内耗不利于社会安定和谐;但真相是,通过及时的批评和斗争,把矛盾和问题及时消弭在初始微末状态,把负面能量及时疏导和释放从而避免大灾变。也就是,批评斗争才是实现坦诚相见、真正团结、长治久安的正道。要想实现和维护社会安定和谐,必须开展积极及时、适当适度、着实有效的批评斗争,批评斗争应当如时雨降临、而不要积累成狂风骤雨。
         是否把持斗争思想武器,是衡量思想上真假社团成员的检验标准。
         除了思想糊涂的朋友,只有对手最愿意我们放下批评和斗争的思想武器。
         67320210404


此帖获赞: 0        被踩:0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1.   教育数宗罪  
    2.   对中国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总体构想  
    3.   发钱,我国当前最紧迫的政治日程  
    4.   破困突围开新篇——摒弃“掐尖”招生,实行“优秀入围加随机录取”  
    5.   华为 “大手笔分红”干得漂亮,盛赞华为  
    6.   建设微信群式基层民主,落实和改善党的领导  

            更多新帖————
    1.   十八年前给全国两会的建议  
    2.   沏壶老茶说文革  
    3.   转载“小嘉讲历史”之周恩来故事片段  
    4.   建党群服务中心,不如建民主生活微信工作群  
    5.   对比“支部建在连上”惊出一身冷汗  
    6.   对伪善和造作抿嘴一乐——就一个网上段子的述评  
            更多冷帖————
    1.   十八年前给全国两会的建议  
    2.   沏壶老茶说文革  
    3.   转载“小嘉讲历史”之周恩来故事片段  
    4.   建党群服务中心,不如建民主生活微信工作群  
    5.   对比“支部建在连上”惊出一身冷汗  
    6.   对伪善和造作抿嘴一乐——就一个网上段子的述评  
            其它更多帖————
    1.   也说“告密”  
    2.   上下级之间的信息传递,应当是双向的——对构建民主政治生活的闲谈  
    3.   中小学教育,不要那么紧张、激烈、狭窄和歇斯底里  
    4.   还说“基层民主”  
    5.   改革和优化高考中考,构建高考中考松紧可调机制  
    6.   赞“自我革命”  
    7.   创设一年两次式聚焦领导、为其“洗脸、出汗、搓澡”的领导专享高级待遇  
    8.   国家社会问题的深层根源,在于我们当群众没当好  
    9.   从联想案例反思“国企改革”教训  
    10.   高考中考要退烧  
    11.   实行“优良入围加随机录取”,从源头、从制度、从顶层设计层面解决教育问题  
    12.   低生育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