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把恶性竞争的高烧降下来,我国高考就是一项很好的制度

洣崽

  
         减轻升学压力是正确的;当前我国升学压力那么大不正常,破坏教育生态,损害身心健康,到了恶性竞争的程度。
         根据实事求是、不同事物区别对待的原则,国家对于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招生,应当制定不同的政策——
         应当明令禁止幼儿园和小学阶段的入学考试,无论公办民办、名校还是普通学校;
         小升初考试应当是极低门槛过关性质、由教育部门统一组织,设合格和良好线,可以设定成绩前30%者为良好,不合格者重读,多次不合格者送国家专门学校予以低要求关爱照顾型教育,合格者报读就近初中,良好者可以报读本县范围其它初中(如果报读人数超过学位数,则由政府教育部门实施电脑随机录取,容许良好招生,禁止掐尖招生);
         初升高的中考,同样由政府教育部门组织,实行大部分合格的简易型过关考试,设合格和优良线(优良线可以初定为前15%),合格者报读属地招生范围的高中,优良者可跨属地报读高中,报读人数超出学位数时则实行电脑随机录取、容许优良招生但禁止掐尖式招生;
         高中毕业升大学的高考高招,应当纠正当前为掐尖服务的繁难化错误、应当回归基础。建议国家实行“透明化简易化分散化、大题量广覆盖长考时高分值、时间前置和抑制重考”,“高考题目题库化,高考题库公开化,微调细节、随机抽题、适当更新、重复使用”,打破高考的繁难和神秘。设置合格线和优秀线,优秀线可初定为高考人数成绩前5%,优秀上线者可以报读全国大学名校专业,再辅以国家专门机构主持下和专业监督媒体监督大众监督之下的电脑随机录取。即,尊重和继续实行名校的优秀招生,但摒弃过去的过分掐尖式招生。高招择优“尖锐”指数由过去的前千分之一几千分之一钝化为前几十分之一或百分之一。那么,名校招录的仍是几十挑一的好生源,又不至于造成过度掐尖误导基础教育恶性竞争,借助电脑随机录取,维护了社会公平。
         高中名校良好招生、大学名校优秀招生有其合理性、予以适当的认可是可接受的,但不能异化为掐尖招生;正如普通道路上开车,正常行驶没有一点错,但飙到每小时一百八、两三百公里,就是无法容忍的错误。
         把恶性竞争的高烧降下来,我国高考就是一项很好的制度。
         上述措施可能是彻底减轻我国中小学生升学压力的正道。
         67320210407


此帖获赞: 0        被踩:0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1.   教育数宗罪  
    2.   对中国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总体构想  
    3.   发钱,我国当前最紧迫的政治日程  
    4.   破困突围开新篇——摒弃“掐尖”招生,实行“优秀入围加随机录取”  
    5.   华为 “大手笔分红”干得漂亮,盛赞华为  
    6.   建设微信群式基层民主,落实和改善党的领导  

            更多新帖————
    1.   基础教育之“杂”与后续教育之专精尖  
    2.   只能让鬼推磨、不能让鬼当家  
    3.   我对教育部的批评和跟群友的砥砺切磋  
    4.   优先级:基层民主>媒体监督>法治  
    5.   一剂药方  
    6.   美国教育部关张,我国教育部何去何从?  
            更多冷帖————
    1.   基础教育之“杂”与后续教育之专精尖  
    2.   只能让鬼推磨、不能让鬼当家  
    3.   我对教育部的批评和跟群友的砥砺切磋  
    4.   优先级:基层民主>媒体监督>法治  
    5.   当心报应  
    6.   会议民主和微信群式民主  
            其它更多帖————
    1.   不能把楼盖歪了  
    2.   民主政治生活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无价之宝,应当严正贯彻实行于从高层到基层每一个单位  
    3.   没有人喜欢打针吃药动手术,没有人喜欢被批评、监督和制约——话说“民主政治生活”  
    4.   发扬党“民主政治生活”优良传统;我们需要怎样的“民主政治生活”?  
    5.   一位网名“残原”的网友对“发钱”问题的评述,说得不错——  
    6.   从“全民发钱”到“货币福利”,且看“发钱思想”的渊源及其潮流的日渐洪大  
    7.   将来的社会,应该是企业找人,而不是人找工作  
    8.   即使有人选择慵懒人生、拒绝工作,国家也应保证其基本消费,才合乎人情天理(二)  
    9.   即使有人选择慵懒人生、拒绝工作,国家也应保证其基本消费,才合乎人情天理(一)  
    10.   有一个猜想:美国金融制度有问题、有大问题  
    11.   降税减费降准等,多少有些作用,但远不是最佳策略  
    12.   对“扶贫”的七嘴八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