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我国教育体制和学校管理应当学习牧童放牛的智慧

洣崽

  
         我国教育体制至今没有理顺,还是一捏就死、一放就乱的状态。
         应当学习牧童放牛的智慧。小孩把牛牵到有水有草又不损坏庄稼不惹事的地方,任由牛儿吃草撒欢,小孩跑一边玩去了,随牛儿或走或卧、或嚼草或歇息、或晃头或甩尾……不去管它,到头来牛长得膘肥体壮。
         有殷勤过头的牧童,一天到晚拽住牛绳不松手,把牛牵来赶去、吆三喝四,牛吃哪一棵草、喝几口水都死死牵制,牛不得安逸,牧童也累得不行,到头来把牛喂得皮包骨头、奄奄一息……
        
         中国教育,还是应当回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结论大智慧上来,唯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牛刀可以精细地拆解中国教育体制的困局。
         国家于宏观层面在教育领域必须忠实贯彻社会主义。国家应当掌控教育的政治方向而不容模糊,国家应当担负教育发展的投入责任而责无旁贷,国家应当宏观指导、观控和审查学校的办学资格办学方向和规章制度而不懈怠。
         于微观层面,则国家应当尊重学校自主权,让其自我管理、自主决策、自我负责、经济自主,让万马奔腾,让各学校在市场经济大海的搏击中自求多福,即,应当于教育领域务实地实行市场经济,以市场经济的机制和力量实现国家教育目标。除少数边远贫困地区特别薄弱无法市场化运作的小学和初中、除面向残疾智障或顽劣生的特殊学校,继续由国家另行保障外,将其它学校引向市场化运作机制,发挥其活力、创造力,在激烈市场竞争中通过优质廉价的教育服务求生存求发展。
         国家的教育经费,不拨向学校,而将生均教育经费直接打入到每个学生的教育专用账户上,在入学报读时以此冲抵学费,以尊重学生和家长对教育服务的选择权,并尊重学校的收取学费权和办学自主权。以减少和避免当下教育经费开支中的跑冒滴漏、潜规则和浪费与低效。
         那时,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台上高坐,对各学校进行有限的宏观观控,乐看各学校各展神通、呈现一幅不待扬鞭自奋蹄的万马奔腾的景象。
        
         67320210507


此帖获赞: 0        被踩:0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1.   教育数宗罪  
    2.   对中国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总体构想  
    3.   发钱,我国当前最紧迫的政治日程  
    4.   破困突围开新篇——摒弃“掐尖”招生,实行“优秀入围加随机录取”  
    5.   华为 “大手笔分红”干得漂亮,盛赞华为  
    6.   建设微信群式基层民主,落实和改善党的领导  

            更多新帖————
    1.   我国强调安检没什么不对;不要总想着替国家省钱  
    2.   歌曲《没出息》与“分钱发钱”思想的契合  
    3.   平稳和连续的智慧  
    4.   基层民主建设中的难题与破解  
    5.   不抱幻想、不怨天尤人  
    6.   令人唏嘘发人深省——我国上世纪90年代下岗倒闭潮  
            更多冷帖————
    1.   我国强调安检没什么不对;不要总想着替国家省钱  
    2.   歌曲《没出息》与“分钱发钱”思想的契合  
    3.   不抱幻想、不怨天尤人  
    4.   基层民主建设中的难题与破解  
    5.   平稳和连续的智慧  
    6.   令人唏嘘发人深省——我国上世纪90年代下岗倒闭潮  
            其它更多帖————
    1.   养老金问题应当引入原始股概念;建议国家尽可能和尽快地向老年人倾斜  
    2.   让公务员 引领我们奔向更多休闲的新时代  
    3.   精简公务员的提议是错误的  
    4.   国家应该把年轻人的就业包起来  
    5.   实行“过饱和重叠就业和轮休”,在大格局下彻底解决就业问题  
    6.   实行“重叠”“过饱和”就业和“轮休”,实现充分就业的建议  
    7.   人的终极不得已武器——“破坏性资源”  
    8.   群众要的不是“扶贫”  
    9.   生态脆弱地区百姓不破坏生态,就是对国家的极大贡献  
    10.   生产过剩时代的“贫困”问题  
    11.   天干物燥容易引发漫天大火  
    12.   “天啊,下一场透雨吧!” “不,要精准滴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