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对复旦博士遭解聘刺杀书记的述评

洣崽

  
         国家和社会每每急不可耐。
         压迫写论文、做课题、出“成果”,是各行各业各单位、尤其是教育科研单位普遍通行的现象;就算“成果”出来,这样功利的应急之作,哪里真有什么实践价值。
         科研成果可遇不可求。公民终其一生而无所创新是正常的;有用于社会的像样创新成果,人一辈子能出一两件,稀罕得如祖坟冒青烟。国家应该大气、豁达、宽厚、包容。
         读研读博本质上是继续教育,是生产力发达社会每个公民应当享有的教育权利,设置“考研”“考博”种种门槛,事实上是对公民实现份内权益的阻碍。如同读完小学一年级然后上二年级那样,国家应当让每个公民平顺地“读研”“读博”,即,每工作若干年带薪休假一年、国家提供学费且免于入门考试地鼓励公民回大学“充电”接受继续教育,而不是对此设置种种门槛和障碍;读研读博是每个公民享有的继续教育权益,期间能出科研创新成果当然好,不出成果也是大概率的正常情况,不应当以“论文”“课题”“成果”施加压榨。
         国家应该给科研工作者以宽松包容的环境。宽松到什么程度?宽松到,即使科研工作者入职以后一辈子平平庸庸、没什么成果和贡献,也包容体谅。
         看问题应当与时俱进、实事求是。一个基本的事实是,社会已经发展到生产力高度发达、供过于求的时代,过去那种狭隘浅近锱铢计较的小心眼、小家子气、老思想老眼光,应该更新了。
         不要强求和人为压榨“科研成果”。水到渠成、瓜熟蒂落,成果来了拦都拦不住;分娩时间未到,挤压也不行。
         国家宽阔无为,如同时雨滋润,反而能滋生出雨后春笋般茂盛的创新成果。
         何必急不可耐、如此压榨。
         67320210612


此帖获赞: 0        被踩:0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624.   构建“员工分红制度”是国企改革的关键;什么是“员工分红制度”?(续)  
    625.   “员工分红制度”——我国国企扬长避短、走出困局、并超越私企的凤凰涅槃新生之路  
    626.   当今世界,可能走得越快死得越快;人类明智之举,应当是放下雄心放慢脚步……  
    627.   我国高考把英语强化得如此高烧,是极其怪异的  
    628.   借重“微信群”,把基层民主建设推进到新高度  
    629.   向人民实行货币福利,用公平抹平贫困  

            更多新帖————
    1.   频繁吃药打针动手术,不如培养内在免疫力  
    2.   我国大概可以养多少条航母  
    3.   赞南京理工,批评国家  
    4.   赞王树国校长的三个意味深长问题  
    5.   矛头所向,应当对着特权和资产阶级  
    6.   “你总是,所有问题都自己扛”  
            更多冷帖————
    1.   频繁吃药打针动手术,不如培养内在免疫力  
    2.   我国大概可以养多少条航母  
    3.   赞南京理工,批评国家  
    4.   赞王树国校长的三个意味深长问题  
    5.   “你总是,所有问题都自己扛”  
    6.   矛头所向,应当对着特权和资产阶级  
            其它更多帖————
    1.   把“领条”与“欠条”区别开来;将中央和地方“债务”存档清零,让中央和地方政府放下包袱继续前进  
    2.   说一说我国省市财政亏空地方债务问题  
    3.   对货币发行、中美金融政策得失和我国省市地方债务问题的述评  
    4.   金融是破解当下我国社会经济政治繁难问题的钥匙——货币发行和回笼探幽  
    5.   香港乱象,坏事可以变好事  
    6.   当此特殊时期,建议香港紧急出台法规,禁止公众活动场合的戴口罩面具等遮挡身份行为  
    7.   教育领域是否应该、是否可能以及如何践行“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宪法精神  
    8.   畸形房地产和畸形外贸,根源在于不懂得向百姓实行货币福利  
    9.   对高考应该清火消肿、而不是推高助涨;创设灵活可调节“有限选拔加电脑随机录取”高校录取方式的高考改革建议——  
    10.   “掐尖”不正当竞争,不应推高助涨、应当严正遏止  
    11.   建设各级各单位一年两次制度化民主政治生活的建议  
    12.   建议教育和高考改革——有困难,找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