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大学定位——人生和社会的“精神驿站”或“凉亭”

洣崽

  
         一
         大学于职业技能教育方面确非所长,大学不是造就职业技能、习得实际本领的适合场所,应当实事求是地把培养职业技能的任务从大学职能中剥离开来。但大学自有大学的地位、形而上的意义、人文价值,不可取代,不可废置。大学适合领域主要是知识教育、文化传承、交流探讨、凝聚人气、理论探索和一定的科研功能。
         比方而言,大学更像是“精神驿站”。大学如同人生旅途中的“凉亭”或“加油站”,是人们休息放松、交流交往、愉悦身心、精神充电和加油的地方。
         什么是驿站?累了进来休息,休息好了又继续赶路——这就是“驿站”。不要小看了“驿站”的作用,其意义绝不是可有可无;人生奔走劳累,在这里休整栖息,才有继续前行的力气。除科研意义外,大学更多地相当于我们的人生“驿站”——这样一个定位,应该是合乎实际的,没有贬低辱没大学的身份,又是大学能够胜任的。去除长期笼罩于大学之上的虚幻光环,释去沉重的盔甲,大学将带着温暖亲和重回人间。
         既是驿站,就不能强客人所难,它只是让过往客人短暂休憩而已,客人走了后来发达与否不是驿站的责任。既是驿站,就应当为众人服务,就要方便人们出入,不要设置那么多那么高的无谓门槛,学制不能那么死板。小学中学圈在教室课堂书本考试之间已然太久;大学时段,应该缩短,应以三年或两年为宜,并且学制应当灵活、应当尊重和方便学习者个性化选择,应当允许大学生方便地休学和复学,对其休学复学不设置阻碍而持理解尊重的态度并提供尽可能的方便。比如,有学生想要把大学时段分成几段陆续学习,也是应该宽容许可的。灵活较短的大学学制,节省教育资源,也是对学生时间和生命的珍惜;更有利于学习者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提高教育质量。
         二
         大学的重心应当调整,应当由主要服务于就业前人群改为主要服务于此后的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
         有人肯定不乐意,大学四年改两年或三年,生源少了,你让大学喝西北风啊?节省下来的大学教育资源怎么办?
         利用腾挪下来的教育资源正好发展终身教育继续教育。建议国家实行这样的制度:每位国民成年参加工作后,每工作7年带薪休假1年;那么,从参加工作到退休总共约40年,其中可以有4年的带薪休假时段。对于带薪休假者,不要搞什么“考研”,代之,以无门槛、免试就读且国家提供学费的方式,鼓励带薪休假者到高校“充电”、接受继续教育。入高校后,他愿意学什么就学什么,不愿意学,放松一下身心、休养生息也可以。可以预想,多年工作后再入大学,他们带着实际工作的疑难和课题而来,会学得更有目标和针对性、学习效果更显著。流水般动态的每年上千万、几千万的成人进入“驿站”——进入高校接受继续教育,那么,人民的福利和生活质量有巨大的进步、文化科学素质显著增进,这些高校也找准自己的位置、发挥服务社会的作用,生源滚滚、财源也滚滚而来。
         现有的大学不会闲置,还不够用的。
         三
         大学定位既然是社会和人生的“驿站”或“凉亭”,就无需那么殷勤和强迫。
         客人进来,可站可坐,可牛饮可小酌,可狼吞虎咽、也可以啥都不吃只是稍作休息,可以充电、也可以不充电、充电时间可以长可以短……悉听客便;客人是土豪阔佬还是平头草根,一视同仁;客人走出凉亭重踏漫漫长途,此后是坎坷多艰还是飞黄腾达,都是客人自求多福的自己事情,不是“驿站”的责任,都平常视之。
         大学尽可以豁达自在一些。
         大学当然可以并且应该指导和鼓励写论文出成果,但绝不苛求;创新成果主要是自然成长出来的,不是逼迫压榨出来的。有实践价值的创新成果,一个人终其一生能有那么一两件就很难得、很了不起,不要那么急迫苛求。人在母体得经历十月怀胎,海南花梨几十年后才长出芬芳的芯质、上百年才成材;不可能这个月同房下个月就抱孩子,不能企图几年时间就采伐花梨木。毕业之时没有成果、写不出论文很正常,不要为写论文而写论文,不要让大学成为学术垃圾的制造厂,宁缺勿滥。
         大学“培养人才”之说应当淡化。大学教育是人才成长中重要一环、功不可没,但人才成长的主场在社会实践。花盆里长不成百丈松,鱼缸里出不了捣海蛟龙;正视大学教育的有限,放下超出能力范围的自诩和执念,待其稍受大学教育,就及时播撒于社会实践大地沃土,反而更有利于人才的成长。中小学十二年、大学四年、然后读硕读博五年,这样连轴转,是很差的教育设计,足以把人读傻。
         少一些多余又无益的强求,减少内卷,大学会舒服很多,教育成本也大为降低。
         四
         太阳发出巨大的光热,其中的二十二亿分之一到达地球,太阳对地球不管不顾、无欲无求,而地球经过漫长演化,居然发展出生命的奇迹。
         五
         中国是世界现代化的后来者,中国学习和继承了西方很多方面的惯例和制度。在中国严重落后的时代,这些制度和惯例是先进的;当中国显著进步,这些制度和惯例就暴露出许多落后和弊端。
         在即将到来的我国社会主义事业高歌猛进新时代,西方的金融制度、企业制度、教育制度、知识产权制度、民主政治制度……在吸纳借鉴于中国制度建设之时,应当重新审视和重建。
         67320210613


此帖获赞: 0        被踩:0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1.   教育数宗罪  
    2.   对中国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总体构想  
    3.   发钱,我国当前最紧迫的政治日程  
    4.   破困突围开新篇——摒弃“掐尖”招生,实行“优秀入围加随机录取”  
    5.   华为 “大手笔分红”干得漂亮,盛赞华为  
    6.   建设微信群式基层民主,落实和改善党的领导  

            更多新帖————
    1.   基础教育之“杂”与后续教育之专精尖  
    2.   只能让鬼推磨、不能让鬼当家  
    3.   我对教育部的批评和跟群友的砥砺切磋  
    4.   优先级:基层民主>媒体监督>法治  
    5.   一剂药方  
    6.   美国教育部关张,我国教育部何去何从?  
            更多冷帖————
    1.   基础教育之“杂”与后续教育之专精尖  
    2.   只能让鬼推磨、不能让鬼当家  
    3.   我对教育部的批评和跟群友的砥砺切磋  
    4.   优先级:基层民主>媒体监督>法治  
    5.   当心报应  
    6.   会议民主和微信群式民主  
            其它更多帖————
    1.   “打碎夕阳”?  
    2.   马克思——“把劳动和教育结合起来,就会把工人阶级提高到比贵族和资产阶级高得多的水平”  
    3.   发展实践教育是正确的,但应当于学校之外另辟蹊径  
    4.   “实行货币福利”,我国发展道路上无法回避的核心策略  
    5.   实行货币福利和微信群式基层民主,建设繁荣富强的先进国家  
    6.   对政治局集体学习“聚焦资本”的述评  
    7.   漫聊“坚持马克思主义”  
    8.   取消初中毕业后普职分流是正确的;职业教育怎么走?  
    9.   应当由国家采购知识产权成果公开发布、免费共享  
    10.   巡视制不是建设进步政治的最好选项  
    11.   教育向何处去?  
    12.   打造全国学子羡慕、其它省市仿效的海南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