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养老靠国家”?,!!!

洣崽

  
         一
         “养老靠国家”,不但是应该的、也是可行的;不只养老,雨露滋润的覆盖范围还可以更宽阔一些——
         建议国家向全国的小孩学生老人病残失能和有孕及育婴期妇女等纯消费者发放每人每月1000元左右货币福利。
         二
         生产力高度发达、供过于求,国家通过货币手段收割“韭菜”,为实行货币福利准备了条件。
         国家一年新增广义货币M2约20万亿,上述纯消费者群体约六七亿,姑且算8亿,每人每月1000,即每人一年12000,8亿人总共支出不到10万亿,仍是绰绰有余的。
         三
         有善意和朴素的朋友担心,这不坐吃山空、吃空国家吃穷国家啊!
         果园的桃子熟了,就该摘来大家吃,种桃的目的,本来就是让大家吃的。桃子熟了不摘也会烂掉,烂在树上、烂在地下,这是最差的方式;桃子熟了摘下来,管理层小圈子私分、中饱私囊,这是名不正言不顺贪腐堕落的方式;摘下桃子摆上台面大方光明地众人分享,是最正当最合理的方式,众人分享桃子,更加齐心协力,迎来更大丰收。
         生产力高涨、供过于求了,相当于韭菜长了桃子熟了,国家新增货币就相当于割韭菜摘桃子,非常正确;关键是割韭菜摘桃子之后,除去正常成本和开支,应当回馈百姓,这就是“分桃子”。我国经济工作,“摘桃子”做得不错,“分桃子”没做好。
         当国家自觉主动地常态地法理鲜明地向百姓实行货币福利,将最大地收获百姓对国家的支持和拥护、积累党政的政治优势和势能,形成国家发展、百姓受益、百姓进一步支持拥护国家——这样的良性循环。
         《道德经》里老子有言:“既已为人己愈有,既已与人己愈多”,大意是越贡献和给予越富有。就是对国家向百姓实行货币福利的最准确描述。
         四
         向百姓实行货币福利,具有伟大的意义,也是践行社会主义、展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必要。
         在供过于求时代不向百姓实行货币福利,我国还不算是完全的社会主义,而更近似于剥削压榨的国家资本主义。
         我国几十年来有长足发展,但距离完全的、真正的社会主义还差一堵纸墙;捅破这层纸墙,自觉主动积极地向百姓实行货币福利,我国社会主义道路就从此豁然开朗。
         五
         宪法总纲第十五条“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深刻总结长期历史经验教训的宝贵智慧结晶、是中国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上的创造性成果,“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两者相得益彰相辅相成。
         现在,我国实行市场经济方面是做得比较充分比较到位比较好的,但不能忘了两条腿走路、两只翅膀齐飞。现在应该向百姓实行货币福利、践行社会主义了;补上长期忽略的“社会主义”短板,我国市场经济才能继续创造辉煌。
         67320210614


此帖获赞: 0        被踩:0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63.   经济社会,货币充盈才会繁荣兴旺、活力盎然——话说农村和农村发展问题  
    64.   “李文亮”“八人谣言”案例和教训表明,创设社会底层的通天报警报告机制极端重要  
    65.   最难得的是实事求是和从实际出发   
    66.   今日中国的贪腐现象,不算什么事  
    67.   教育资源海量丰富的网络时代,学校教育向何处去?  
    68.   乱弹  

            更多新帖————
    1.   赞南京理工,批评国家  
    2.   赞王树国校长的三个意味深长问题  
    3.   矛头所向,应当对着特权和资产阶级  
    4.   “你总是,所有问题都自己扛”  
    5.   大好形势与严重问题  
    6.   闲聊民主生活的广度、深度和质量  
            更多冷帖————
    1.   赞南京理工,批评国家  
    2.   赞王树国校长的三个意味深长问题  
    3.   “你总是,所有问题都自己扛”  
    4.   矛头所向,应当对着特权和资产阶级  
    5.   捍卫国家本色反对变质刻不容缓  
    6.   大好形势与严重问题  
            其它更多帖————
    1.   实行货币福利制度,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推向新高度  
    2.   试着用马克思主义对立统一辩证思想解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3.   为“11.12”沅江悲剧愤怒声讨罪恶的高考制度!!!  
    4.   停留于对家长对家庭对学校的批评指责既是不够更是不公平的  
    5.   “11.12”沅江悲剧的根源是什么?  
    6.   我国当前生产过剩的要害在哪里?  
    7.   “强调教育”“重视教育”“加强教育”貌似永远正确,但在错误方向上,只会令中国教育病症更重  
    8.   除了家庭层面的对孩子溺爱,最严重的是国家把对青少年的溺爱上升到法律层面  
    9.   “土地承包”“资源市场化配置”与社会主义公有制并不冲突,而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合理组成、将常态长期地实行下去  
    10.   发展实践教育,关键在学校之外;在实践中造就人才、遴选人才  
    11.   世界上不存在绝对真理…  
    12.   “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