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开创中国民主建设的新道路

洣崽

  
         片面选举式政治是不够的。以选举为核心的西方民主政治,对于纠正独裁专制有一定意义;但简单片面的选举制度未能阻止希特勒战争狂人式的血腥野蛮丛林政治,也没能避免特朗普老顽童式危险任性行政。实践证明,片面的选举式民主是粗糙匆忙的,选民无法深入准确地了解和认识被选举人,选举过程深受群体性情绪影响和感染,偶然性和误差极大;特别是,在当选以后的后续进程中难以对权力者实施及时跟进监督、反馈和矫正,酝酿重大社会凶险。
         把民主等同于选票,是太简单化了。有选票而无民主生活的生动活泼实质内容,其“民主”是苍白的;民主生活相当于桃花潭水深千尺,投票选举只相当于水光潋滟的一阵湖面清波。
         除了表决投票,民主生活的内容何其丰富。百姓充分表达、畅所欲言就是民主,百姓知情和参与本地本单位事务就是民主,是最基本的最贴近生活的民主。
         其实,我国早已开创了民主建设的新形式,那就是毛泽东创建红军时期的“支部建在连上”和“士兵委员会”制度,让群众起来、让群众说话、让群众监督制约批评斗争、让群众自己当家做主。
         钦差大臣式的“巡视制”当然多少有一点整治效果、尤其是实行之初,但不及实行基层民主的万一,并且,巡视制终将不免走向形式主义、走过场、应付了事的宿命……
         国家运行运作、新陈代谢的政治生命的维护,主要还是应当依靠基层民主——各级各地各单位普遍的常态的实效的生动活泼的基层民主生活。
         微信群是类似大字报而优越于大字报的民主表达和实现形式;我国的民主建设应当从创设各级各地各单位的具有法律地位正式身份的微信群式民主开始。
         很多朋友热心官员财产公示的实现。官员财产公示是枝节、是花果,实行(各级各地各单位)基层民主才是根本。只有各级基层民主的推动,才能倒逼当局新陈代谢、吐故纳新,政治生活才能天朗气清。目测,没有外在的民主生活民主运动的力量推动,即使“官员财产公示”这样的正常社会诉求,一万年也还是实行不了。
         当微信群式民主成长成熟起来,然后,什么“投票表决”、什么“政务和重大事情公开”、什么“官员财产公示”……才能不再遥远、水到渠成。
         67320210912
        


此帖获赞: 0        被踩:0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1.   教育数宗罪  
    2.   对中国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总体构想  
    3.   发钱,我国当前最紧迫的政治日程  
    4.   破困突围开新篇——摒弃“掐尖”招生,实行“优秀入围加随机录取”  
    5.   华为 “大手笔分红”干得漂亮,盛赞华为  
    6.   建设微信群式基层民主,落实和改善党的领导  

            更多新帖————
    1.   扯一扯“5C教育法则及核心素养”  
    2.   合格的教育应当知识和本领双修  
    3.   说一说“思想统一”  
    4.   分钱发钱补贴生育,“不误农时”  
    5.   是物质大于精神还是精神大于物质  
    6.   建议国家当机立断痛下血本——每生育一孩补贴30万  
            更多冷帖————
    1.   扯一扯“5C教育法则及核心素养”  
    2.   说一说“思想统一”  
    3.   合格的教育应当知识和本领双修  
    4.   是物质大于精神还是精神大于物质  
    5.   分钱发钱补贴生育,“不误农时”  
    6.   我国社会经济堵在央行“只进不出”聚敛性金融错误政策  
            其它更多帖————
    1.   分钱发钱与贸易战  
    2.    让“贸易战”来得更猛烈些吧!!!  
    3.   “最公平的就是高考和公考”  
    4.   主张从银行贷款“借而不还”  
    5.   “危矣哉!”  
    6.   小米加油、智驾加油  
    7.   基础教育之“杂”与后续教育之专精尖  
    8.   只能让鬼推磨、不能让鬼当家  
    9.   我对教育部的批评和跟群友的砥砺切磋  
    10.   优先级:基层民主>媒体监督>法治  
    11.   一剂药方  
    12.   美国教育部关张,我国教育部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