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化整为零、多路同行、高低并举、灵活机动,“红旗河”目标可以期待

洣崽

  
         “红旗河”输水构想风行已久,以其格局之高、战略之大,已经成为我国跃跃欲试、亟待实现的宏伟蓝图。非常赞同这一构思,并补充如下想法:
         ①低水低调。加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置换150亿立方米高位黄河水从刘家峡流向新疆。
         丹江口水库以上汉江多年平均年径流量约390亿立方,顾及汉江下游用水需要,目前实际年调水95亿左右,国家即将投资600亿实行引江补汉工程,从三峡水库修建一条长194公里的输水隧道至丹江口水库坝下,年补水约40亿立方,使中线调水增至135亿。如法炮制,这样的引江补汉再增加两到三条,然后把丹江口水库及以上通过扩大的南水北调中线和扩大的引汉济渭向北方年输水增至350亿立方左右。以此,置换刘家峡高位黄河水150亿向新疆。
         ②高水高调。从囊谦(海拔3660米)引澜沧江上源扎曲20亿立方到通天河直门达(海拔3540米),再从直门达引120亿立方经数百公里至玛曲县(海拔3400米)入黄河,顺黄河至刘家峡。
         ③借补置换。从西藏东南的桑曲和云南西部的独龙江调水100亿立方至怒江,然后调200至300亿怒江水至澜沧江,再从澜沧江引300~400亿至金沙江,然后金沙江引水至雅砻江、大渡河……逐河借补,最后,从雅砻江、大渡河各适宜水库分多路调水400至500亿至甘肃渭源(与渭河相通,海拔2080米),然后引至甘肃临洮(海拔1883米),顺洮河入黄河汇于刘家峡。
        
         刘家峡水库海拔约1730米,本身原控制年平均流量约263亿立方米,收上述第②项扎曲及通天河之调水120亿,收上述渭源洮河方面调水约450亿,合计800多亿;如前第①项所述,有南水北调的置换,从刘家峡输水600~700亿至陕、甘、内蒙古和新疆,是有条件的。
         远期从雅砻江和大渡河适宜水库再增加调水100~200亿至渭源临洮,也是可能的。
         远期还可以考虑从通天河曲麻莱县(海拔约4200米)输水20亿至柴达木盆地格尔木(海拔约3000米)。
         因工程难度和地形阻隔,可以不考虑调雅鲁藏布江水。不必勉强和吃干榨尽,留点余地很好。
         红军长征,不是像在广场阅兵那样整整齐齐排着方阵的,而是兵分多路、灵活机动、实事求是;“红旗河”目标的实现也是这样,化整为零、多路同行、高低并举、时空转换、灵活机动,“红旗河”目标可以期待。
         67320211007


此帖获赞: 0        被踩:0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1.   教育数宗罪  
    2.   对中国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总体构想  
    3.   发钱,我国当前最紧迫的政治日程  
    4.   破困突围开新篇——摒弃“掐尖”招生,实行“优秀入围加随机录取”  
    5.   华为 “大手笔分红”干得漂亮,盛赞华为  
    6.   建设微信群式基层民主,落实和改善党的领导  

            更多新帖————
    1.   “危矣哉!”  
    2.   小米加油、智驾加油  
    3.   基础教育之“杂”与后续教育之专精尖  
    4.   只能让鬼推磨、不能让鬼当家  
    5.   我对教育部的批评和跟群友的砥砺切磋  
    6.   优先级:基层民主>媒体监督>法治  
            更多冷帖————
    1.   “危矣哉!”  
    2.   小米加油、智驾加油  
    3.   只能让鬼推磨、不能让鬼当家  
    4.   基础教育之“杂”与后续教育之专精尖  
    5.   会议民主和微信群式民主  
    6.   当心报应  
            其它更多帖————
    1.   且不忙痛斥国民党军队的无能  
    2.   不管谁当家,还是要走群众路线  
    3.   倘能如此这般,“以人民为中心”就真正兑现了  
    4.   林毅夫老先生对消费拉动的批评不可取  
    5.   《报告》述评——是一篇华美的宏文,但略显空洞  
    6.   话说“人民经济”和温向之争  
    7.   话说“融入世界”……  
    8.   骑着驴找驴  
    9.   高度赞扬迄今为止的我国抗疫政策;对未来抗疫策略抉择的思考  
    10.   中国正是一局好棋!  
    11.   教育部避重就轻、不作为和推诿责任  
    12.   倡导孩子享受“五种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