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真实而不虚伪地践行群众路线

洣崽

  
         思想是实践的先导。想要减少和避免社会实践的成本、代价、损失、挫折、失败、伤亡,就应当思想理论先行,预先进行充分的表达交流、批评质疑、思想碰撞、沙里淘金、取舍整合、纸上谈兵、沙盘演练、方案优化。
         脱离实际、议而不决、不善组织、混乱无序、停留口头从不实行的“谈”,才叫“空谈”,才会“误国”;从实践中生长出来、致力于解决实践问题、从实际出发、精心组织、认真有序、充分表达充分讨论充分酝酿、谋而善断、科学决策,这样的“谈”,不是“误国”,而是国家建设国家发展所必需。
         改革总设计师在特定的情境下说过“不争论”。其本意是,在实践中先做起来,让事实说话,用事实说服其他不同意见者,其“不争论”是说给自己和自己意见的支持者,而不是要压迫其他不同意见者住口。这是非常正确和英明的,既体现了“实践第一”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又体现了包容豁达高超的政治风度。
         但,以“空谈误国”“不争论”而垄断决策,屏蔽正常的必要的交流讨论和批评质疑、屏蔽思想理论斗争,那就是误读和歪曲、是东施效颦了,陷入了武断任性的主观主义泥潭,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矛盾斗争辩证法思想。
         重大疑难的事情,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当有一个充分交流讨论的酝酿过程。国家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重要不重要?重要;几十年教育改革高考改革不得要领、至今陷入泥潭,说明教育改革高考改革是不是疑难?是疑难。新中国建国之初,为国旗国歌国徽之事,向全国征集方案、反复酝酿、慎重选择和决策;国家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这样更为错综复杂和疑难的问题,向全国范围公开征集过意见建议和方案、真实而不虚伪地践行了群众路线吗?——没有嘛!
         67320211013


此帖获赞: 0        被踩:0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1.   教育数宗罪  
    2.   对中国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总体构想  
    3.   发钱,我国当前最紧迫的政治日程  
    4.   破困突围开新篇——摒弃“掐尖”招生,实行“优秀入围加随机录取”  
    5.   华为 “大手笔分红”干得漂亮,盛赞华为  
    6.   建设微信群式基层民主,落实和改善党的领导  

            更多新帖————
    1.   扯一扯“5C教育法则及核心素养”  
    2.   合格的教育应当知识和本领双修  
    3.   说一说“思想统一”  
    4.   分钱发钱补贴生育,“不误农时”  
    5.   是物质大于精神还是精神大于物质  
    6.   建议国家当机立断痛下血本——每生育一孩补贴30万  
            更多冷帖————
    1.   扯一扯“5C教育法则及核心素养”  
    2.   说一说“思想统一”  
    3.   合格的教育应当知识和本领双修  
    4.   是物质大于精神还是精神大于物质  
    5.   分钱发钱补贴生育,“不误农时”  
    6.   建议国家当机立断痛下血本——每生育一孩补贴30万  
            其它更多帖————
    1.   郑重建议国家对北大清华等实行“有限选拔加电脑随机录取”的招生方式  
    2.   简单生硬照搬大学做法,“新高考改革”所谓“选课制”“走班制”是错误的  
    3.   私塾…等多种教育形式与官方教育相结合、取长补短,恰能唱一出中国教育的好戏来  
    4.   我国教育要回归马克思主义思想、要遵循群众路线  
    5.   对“四大民小”掐尖招生麻木不仁无动于衷听之任之,最应该检讨和批判的是上海教育部门的失职和不作为  
    6.   招生中的名校掐尖做法,是严重的错误,是政府工作的失策  
    7.   解开功利捆绑;像尽享阳光和呼吸空气那样,构建我国务实方便、大众化、终身化的教育福利  
    8.   在教育和经济方面对国家的十个建言  
    9.   赞扬“12岁考上浙大”湛江女生陈舒音的优秀;建议其先休养生息、休学两三年再说  
    10.   朱德:关于我们党如何能够保证少犯错误和不犯严重错误的问题  
    11.   “高考命题题库化,高考题库公开化,有限选拔加电脑随机录取”的高考改革策略  
    12.   狭隘聚焦于书本知识考试分数,我国教育陷绝大多数学校和绝大多数学生于无所作为黯然绝望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