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改革和优化高考中考,构建高考中考松紧可调机制

洣崽

  
         马克思主义对立统一矛盾论思想是我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强大锐利思想武器。
         事物内部往往是两方面对立统一的。汽车既有油门、也有刹车,两者对立统一,才能开得又快又稳,只有其一、没有其二,这样的车子是不可想象的;
         汽车既可以往前开、又可以往后倒,既可以左转、又可以右转,既可以加速、又可以减速,于是车子开起来灵活机动、得心应手。如果车子只能往前、不能倒车,车子在很多情况下会陷入困境。
         我国当前的高考中考制度,就比较僵硬、笨拙、刻板,它的指挥棒只一味地引导亿万学子在知识方面满负荷超负荷拼命、考高分,而没有必要的缓冲、调节、刹车机制,无谓地挑起高利害考试的恶拼,演成教育的高烧和抓狂,造成恶劣的后果。
         应当改革和优化高考中考机制,构建能够量化调节的新模式,形成一种类似开车过快了就轻踩刹车、太慢了就稍加油门——这样的可操作体系。
         中考高考摒弃目前的“从高分到低分的掐尖式招生”,改为“优良入围加电脑随机录取”,是建立上述可量化、可调节、可操作体系的方向。
         具体而言——
         以高考为例。如果定义前5%为优秀,优秀入围者可报读全国名校各专业,全国高考生约1000万,5%即50万。假设某名校某专业在某省招生名额为20人,而该省高考成绩优秀入围且符合其他招生条件且报读该专业者有150人,则实行规范的电脑随机录取,未被录取的130位考生则继续报读其它名校专业,如此运作,直到被录取。把“掐尖指数”由原来的几百分之一、千分之一钝化到5%左右,以此消除恶性竞争,以利于多样性个性化健康发展。
         上述“5%”只是举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微调,想促进竞争就调往尖锐方向,想促进和谐多样发展,就调往粗钝方向。直到一个比较合适的区间。
         小升初和中考招生与高考招生同理,其“入围”,小升初可定义前30%为“良好”,中考可定义前15%为“优良”,以此设置入围线。其“30%”或“15%”也是可以在实践中调整、直至最佳效果。
         以此钝化当前过度过分的高考中考恶性竞争,为基础教育营造宁静清凉环境,腾挪教育资源和时间精力用于生活体验、体育锻炼、实际劳动、本领养成、兴趣特长和艺术拓展、社会历练……这样的实践教育。
         于是,建立起一个高考、中考和小升初升学的松紧可调机制;而不是当前高考中考这种全马力发动如船下激流险滩、惊险万状、左冲右撞的失控状态。
         马拉松运动员不会一上场就拼尽全力,成熟老辣的指挥员在全局指挥上留有预备队,老战士不会一上战场就几梭子把子弹任性打光。教育和成长的领域如此广泛,我们不能青少年时代就在区区狭小的知识方面拼光耗尽。
         67320220104


此帖获赞: 0        被踩:0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1.   教育数宗罪  
    2.   对中国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总体构想  
    3.   发钱,我国当前最紧迫的政治日程  
    4.   破困突围开新篇——摒弃“掐尖”招生,实行“优秀入围加随机录取”  
    5.   华为 “大手笔分红”干得漂亮,盛赞华为  
    6.   建设微信群式基层民主,落实和改善党的领导  

            更多新帖————
    1.   “危矣哉!”  
    2.   小米加油、智驾加油  
    3.   基础教育之“杂”与后续教育之专精尖  
    4.   只能让鬼推磨、不能让鬼当家  
    5.   我对教育部的批评和跟群友的砥砺切磋  
    6.   优先级:基层民主>媒体监督>法治  
            更多冷帖————
    1.   “危矣哉!”  
    2.   只能让鬼推磨、不能让鬼当家  
    3.   小米加油、智驾加油  
    4.   基础教育之“杂”与后续教育之专精尖  
    5.   会议民主和微信群式民主  
    6.   老想着裁人减员降成本,是资本家管理思想  
            其它更多帖————
    1.   “私有制和私有现象不是一回事”,让搅浑的一池水清澈分明起来  
    2.   评说“教育改革要从家长教育开始”  
    3.   “新时代社会主义”,我国“已经进入”还是“即将进入”?  
    4.   新时代社会主义历史条件下继续进步、继续提高“共产”的程度  
    5.   “宅基地”问题与社会主义道路  
    6.   “民主生活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传统  
    7.   提出一种不同于 “六选三” 的高考方案  
    8.   搬条板凳慢慢看,以上海浙江为代表的“新高考改革”走向何方、能走多远  
    9.   上海浙江“新高考改革”的高中“选课制”“走班制”,是不得要义、多余和添乱  
    10.   货币福利思想是社会经济思想的新突破  
    11.   当前我国教育,最需要把高烧退下来  
    12.   高度膨胀如火如荼炽热高烧,不是成功;学校教育要自觉收敛恪守本份,不要试图取代和包办其它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