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足球⚽️ 上不去,​问题在教育

洣崽

  
         大年初一,国足又一次让人大跌眼镜;其实,这是预料中的正常情况。
         ​事物之间互相联系、纠结缠绕、错综复杂。常常是问题表现于这里、而根源却在那里;有的是多个因素共同导致一个问题,有的是一个根源导致多个问题;往往多个因素结成串、多个问题相叠加、互相牵扯又变化不已,剪不断、理还乱。错综复杂的局面,最能考验当事者对全局的驾驭、对问题的洞察、对主要矛盾的把握、对相关次要矛盾的关照;而一旦抓住主要矛盾一举而解决,如同一着棋动满盘皆活、局面立刻改观,最能展现当局者的智慧、方法、谋略、魄力与艺术。
         比如,我国足球等三大球和奥运拿金牌情况的不尽人意、比如高级技工缺乏、比如青少年身体素质劳动实践能力的滑坡……一系列问题,表现各异,却有相同的症结根源,症结根源在哪里?就在于我国教育我国高考,在于我国教育我国高考顶层设计的严重缺陷。我国实行着如此高利害严酷竞争的高考制度、实行着全日制上课这样饱和且漫长的学制,我国强势政权把这一明显缺失实践教育、过度倾向于书本倾向于知识、带有严重缺陷的片面教育和考试制度贯彻于全国,强加于全国每个家庭,每个孩子都无法幸免,多少兴趣的幼芽、多少天才般的个性被贻误、泯灭、终至凋谢,在青少年发展的黄金时期,他们劳动实践和锻炼的时间空间被剥夺,劳动实践的本领能力和习惯无从养成。我国足球上不去、三大球上不去,是教育制度考试制度严重缺陷合乎逻辑的必然结果;我国举全国之力,似乎奥运会上没少拿金牌,但,假如我国教育制度高考制度更为宽和简易、科学合理,十四亿人口大国的我国还可以拿得更多、并且金牌成色更好;高级技工的缺乏是我国教育错误的直接证明,以我国如此之多的人口、以如此强力的教育,我国本应各行各业都人才济济、出类拔萃者不可胜数才对……
         掐尖式选拔型高利害考试恶性竞争导致的片面知识教育,已经损害了、正在损害着、还将要继续损害——我国人民的生活质量、生命品质和原本可以实现的人生精彩,甚至带来对于个人和家庭、对于国家和民族的潜在危险,误国误民至甚;抓住并解决教育这一主要矛盾、成功进行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从足球不振到技工缺乏、从个性化创造性人才的稀缺到我国获诺奖数量的尴尬,这些问题都迎刃而解。
         67320220202


此帖获赞: 0        被踩:0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251.   千言万语说不尽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  
    252.   对教育部拟建立“职教高考”制度的述评  
    253.   中国教育病因探源  
    254.   低生育问题  
    255.   再论实行“微信群式民主”  
    256.   创设一年两次式聚焦领导、为其“洗脸、出汗、搓澡”的领导专享高级待遇  

            更多新帖————
    1.   拆一拆“法治”“人权”论者们的假把式  
    2.   话说民主  
    3.   “海南县市正职书记几乎全军覆没”述评  
    4.   苏联解体而我国能巍然屹立,是不是文革的红利?  
    5.   “少年班”的做法为什么是错误的?  
    6.   全国性基础性重大平台应该掌握在国家手里  
            更多冷帖————
    1.   拆一拆“法治”“人权”论者们的假把式  
    2.   话说民主  
    3.   “海南县市正职书记几乎全军覆没”述评  
    4.   建党群服务中心,不如建民主生活微信工作群  
    5.   “少年班”的做法为什么是错误的?  
    6.   转载“小嘉讲历史”之周恩来故事片段  
            其它更多帖————
    1.   “课题申报”“审批”是粗糙、落后的科研形式……  
    2.   中小学应当调整为10年学制,腾出两年时间让每个孩子自我研修、远行游学和接受学徒式实践教育  
    3.   推动过饱和冗余就业,让工作和劳动不再是煎熬和苦役、而成为生活的权利和享受  
    4.   说一说“幸灾乐祸”  
    5.   主要学习方法和策略  
    6.   “美国发钱”一事述评  
    7.   中国成长、美帝淡出的时代和世界格局,不太远了  
    8.   实行货币福利,促进经济的自生长和微循环  
    9.   过犹不及;中小学艰深化繁难化倾向有害无益、摧残学生  
    10.   知识负担已然过度膨胀片面过分,弥补久已缺失的实践教育短板,是我国教育的紧迫任务  
    11.   我国教育高考病症与新冠疫情的比较  
    12.   教育资源海量丰富的网络时代,学校教育向何处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