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对普京“再次批判列宁与布尔什维克”的述评

洣崽

   普京老兄最近大约不顺心、心情烦躁,网络传其“再次批判列宁与布尔什维克”。真金不怕火炼,真理性的事物不怕批评,列宁和布尔什维克不是不可以批评的,普京有权批评和批判。
         一代人只能完成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没有责任没有可能超越时空包办代替后人做完所有的工作、后人只要享清福就可以了;后人需要在前人的基础上继续前进、继续奋斗,而不是苛求前人、苛责前人。
         列宁创建伟大的苏联,功高至伟,后人不但没有将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反而败掉基业,是后人不肖,不能委过于列宁。
         以其强悍,苏联赢得“战斗民族”的称号,这是一方面;但是,不排除另一方面的可能,即,苏联民族整个社会在战后总体地基本地存在着思想惰性,长期放弃了对执政当局的批评斗争,以为革命成功、政权建立从此一劳永逸万事大吉,根本上背离了马克思主义对立统一矛盾斗争辩证法思想。社会普遍放弃批评批判斗争监督的思想武器、苏联机体失去免疫力,不能把问题和矛盾及时消解于初始微末状态,积累起来后不可避免地发生病变,原本优秀进步的人民子弟执掌政权把控资源以后,也会逐渐蜕变,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参天之木毁于虫蠹,日久天长,积重难返,解体和崩塌是必然的。
         苏联社会普遍放弃批评斗争的思想武器、背离马克思主义在先,然后有苏联解体。
         百姓和领导都有发生错误的可能。百姓发生错误损失小、并且有领导紧盯且批评指正;领导犯错误则往往范围广影响大、造成灾难性损害、又老虎屁股摸不得难以接受批评。因此,社会批评斗争的矛头,重点应当向着领导者,才是社会的应有常态,才可以避免社会和事业颠覆性的失败,也是对领导者的真正捧场、帮助和负责。
         群众对于领导的批评,主要应该当其在任时、在错误正在发生时,最好防患于未然、在错误只存在于端倪和苗头而尚未充分暴露时。批评错误应该及时,及时批评才能减少和避免错误、减少损失;当其卸任、当其老去,时过境迁,则不宜纠结,应当从宽从疏。势利投机之人则相反,领导在位时百般阿谀逢迎,自己不批评、也压制来自群众的批评,当领导卸任后或已然老去,则翻出陈芝麻烂谷子、苛求苛责、显出自己事后诸葛亮的精明。
         错误不好,错误毕竟会造成事业损失,我们应当努力避免错误;而比错误更要命的是回避、屏蔽、压制对于错误的批评,造成百鸟噤声万马齐喑群体失声这样的局面,这是事业失败覆国败家的渊薮。
         拨开层层迷雾、洗去强抹喷涂的污泥,仔细想来,毛泽东在已经掌握政权后而倡导继续革命,其襟怀坦荡、无私无我;其“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批评斗争思想武器的坚持,闪耀着跨越时空的真理光芒。
                 67320220222


此帖获赞: 0        被踩:0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1.   教育数宗罪  
    2.   对中国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总体构想  
    3.   发钱,我国当前最紧迫的政治日程  
    4.   破困突围开新篇——摒弃“掐尖”招生,实行“优秀入围加随机录取”  
    5.   华为 “大手笔分红”干得漂亮,盛赞华为  
    6.   建设微信群式基层民主,落实和改善党的领导  

            更多新帖————
    1.   基础教育之“杂”与后续教育之专精尖  
    2.   只能让鬼推磨、不能让鬼当家  
    3.   我对教育部的批评和跟群友的砥砺切磋  
    4.   优先级:基层民主>媒体监督>法治  
    5.   一剂药方  
    6.   美国教育部关张,我国教育部何去何从?  
            更多冷帖————
    1.   基础教育之“杂”与后续教育之专精尖  
    2.   只能让鬼推磨、不能让鬼当家  
    3.   我对教育部的批评和跟群友的砥砺切磋  
    4.   优先级:基层民主>媒体监督>法治  
    5.   当心报应  
    6.   会议民主和微信群式民主  
            其它更多帖————
    1.   美国的出路在于国债清零,但需要一场脱胎换骨  
    2.   “公务员财产公示”可能不是根治贪腐的良方  
    3.   不是把贪腐者当仇敌,而是当病人  
    4.   教育以甄别选拔人才为己任,是越俎代庖的错误  
    5.   虚与实,及理论务虚  
    6.   严重内卷,说明社会主义缺位  
    7.   在生产过剩时代要求政府“过紧日子”,不伦不类  
    8.   国企应当赚钱,国家应当亏钱,不要弄反了  
    9.   回复日本学者语重心长的“好意”  
    10.   支持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有关英语的提案,但不抱幻想  
    11.   厉老先生的“股份制”,已经不新鲜  
    12.   国家对今日人口问题负有严重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