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对“博士大跃进”批判的批判
洣崽
一
有批判中国“博士大跃进”的,说“中国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博士学位授予国。”
但是——
1949年中国钢铁产量16万吨,到2020年我国达10亿多吨,增长了6000多倍;钢铁产量增长尚且如此,信息、科技、本领相比于物质,是更方便分享和共享的,一项技术既可以一个人独占、也可以千万人共享,不增加太大成本,教育本质上更多属于信息类。因此,我国硕士博士数量几十年有千倍万倍的增长,很正常。对我国教育“博士大跃进”之类的批评不可取。
二
与其纠结“博士大跃进”,不如高扬教育大众化旗帜,消去硕士博士头衔不实际的光环,还其继续教育的本质。
今后,硕士、博士的称谓应当淡化或取消,应当像“小学四年级”“高中二年级”式地改称“继教三年”、“继教五年”……只与接受教育年限相关,无关乎水平高低、能力大小;至于任职与升迁,应当回归实践路线,“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而不是由文凭学历、由“硕士”“博士”头衔说了算。
教育应当恪守本份、不应该越俎代庖不自量地担负人才甄别职能;未来自有用人单位做人才的甄别任用工作、而且做得更好;教育应当放下“人才选拔”的额外包袱和困扰,真正专注于教育,轻松前进。
享受教育、提升自己的文化素质和水平,是每位公民的权利和本份,国家应当促成、而不是设置障碍。今后在菜市场,十个人里面有三五个达到继教三四年、相当于今天的博士硕士,是正常现象。
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生产过剩时代,资源冗余闲置是常态。一辆汽车或飞机,开动的时间少、停泊的时间多;一件器具,使用的时候少,闲置的时间多;在和谐进步的社会,一件精良武器,或许打造出来从未使用、最终报废;国家人才济济,其中有幸走上高端岗位、立下功勋、施展才华的少,而担任备胎、终身平常闲适者多……这样现象,不是坏事、是好事,是社会进步、发达和宽裕的体现。比如,一艘巨轮,只有一个“船长”岗位,但教育不能恰恰地只培养一位船长这样水平和资质的人才,否则将遭遇极大的风险;而应该敞开地不限量地培育几十几百大批的具有船长能力船长素质的人才,才能保证事业的发达兴旺。
随着教育制度考试制度的进步和中国教育的大众化,高水平高素质人才将多如繁星。国家没有可能没有责任没有必要为每位高学历者提供养尊处优、位高权重、充分施展的岗位;但,不能因高端岗位的有限而阻碍百姓享有高水平教育、制约教育的进步和大众化、阻碍教育前进的道路,即,不能因高端岗位的有限而设置百姓教育权益的天花板。高端岗位或许全国就那么几十万几百万个,却应当开放式地为每个国民提供类似于硕士博士之类的继续教育。
三
学海苦读、考场拼搏、百般内卷、企图通过文凭学历途径获取良好就业和较高收入、抬高身价挤入富贵门槛,国人用心良苦,国人奋斗不易;
随着生产力提高,今后国家应当制度性地减少员工的日工作时和周工作日,普遍实行轮班制、工作若干年带薪轮休一年……这样的制度,实行过饱和冗余就业,让有限岗位被多人共享,以保证国民的工作权利、实现充分就业,以货币福利为支撑,破解国人的就业和经济焦虑。
那时,学历文凭渐趋大众化,不再炙手可热;无需那样白热化恶拼,国家提供学费,每位国民都能平顺连续地享有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的机会,每位国民都享有着不亚于今日硕博教育的有过之而无不及的高水平教育权益;那时,教育脱去高烧、消除勉强、回归平常、煦若春风地服务我们的美好生活。
67320211210
此帖获赞: 0 被踩:0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