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破除“专家”“权威”迷信,回归“实践检验”标准

洣崽

  
         我国经济界一众“专业人士”,只在西方破落经济理论中讨些残羹剩饭;若西方经济理论果然高明,若中国经济界主流“专家”果然专业、有两把刷子,就不会演成世界和我国一方面生产过剩、一方面匮乏焦虑的荒谬局面。对中国当下经济理论界那些所谓主流“权威”“专家”,有必要套用青年毛泽东的态度——“粪土当年万户侯”。现在是冲破西方陈旧落后经济理论、破除对于中国当下经济理论“权威”“专家”迷信的时候;因为,实践是检验的标准,实践已经证明这些理论和“专家”“权威”的失败。
         真正的科学不惧挑战、不怕质疑,并且在质疑和挑战中越战越强,开辟更大的空间、达到更新的高度。
         毛泽东毕业于湖南长沙第一师范,没有军事院校的学历,但毛泽东的军事思想军事造诣,哪一位军界人士能望其项背?
         对专家对权威,我们尊重、但不迷信,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以实践作为检验的标准。
         今日中国学术界,一些人扛着“专家”“权威”的头衔,其实没有干货,只是惯于装腔作势、造作操弄搬运一些莫名其妙半生不熟的概念术语;他们以文凭以学历而不是凭真知灼见真本领真业绩真贡献占据国家学术理论主要位置和主要话语权,把来自草根来自实践的先进思想先进要素先进分子远远排斥于话语权之外。这对于国家的发展、事业的进步,是严重的损害,积累极大的颠覆性风险。
         “专家”而不真专家、“权威”而不真权威的现象,在中国教育界、经济理论界为甚。
         67320221103


此帖获赞: 0        被踩:0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1.   教育数宗罪  
    2.   对中国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总体构想  
    3.   发钱,我国当前最紧迫的政治日程  
    4.   破困突围开新篇——摒弃“掐尖”招生,实行“优秀入围加随机录取”  
    5.   华为 “大手笔分红”干得漂亮,盛赞华为  
    6.   建设微信群式基层民主,落实和改善党的领导  

            更多新帖————
    1218.   高考是什么?高考向何处去?(一)  
    1219.   引入电脑摇号,钝化清华北大招生选拔  
    1220.   苛刻繁难的我国高考,摧残了人才的幼芽,是我国和世界教育史上的沉痛教训  
    1221.   教育和高考问题已经上升为制约我国国家发展和民族进步的主要矛盾  
    1222.   取来错误的酵母,酿不出合格的酒——上海浙江“新高考改革”堪忧  
    1223.   “新高考”闪着诡异的光…  
            更多冷帖————
    1.   盛赞九三阅兵  
    2.   话说领袖  
    3.   杜撰文革期间受苦受难经历的文学陋习和俗套应当摒弃  
    4.   对财政部发布的地方债问题的述评  
    5.   以“举报母亲致其被枪决”作为论据否定文革很牵强  
    6.   研读我国“四大班子”政治结构  
            其它更多帖————
    1.   川普老顽童一棍子打过来,最好的办法是回他一棍子吗?  
    2.   川普老顽童一棍子打过来,最好的办法是回他一棍子吗?  
    3.   变推进过程为收割成果,建议国家以高价收购推进科研创新伟大时代的到来  
    4.   实行“一年两次式民主政治生活”,是对社会政治的一剂良药,或可带来巨大推动  
    5.   建设高水平安全保障的幸福社会,关键不在于为权贵富豪们锦上添花、在于社会底层过上宽裕尊严和有保障的生活  
    6.   建议国家团购或批发式地购买本国及世界的主要重要文化成果,全国百姓免费共享  
    7.   国家有能力有责任向百姓提供高水平高质量的服务和福利  
    8.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应当收回和掌控货币发行权,率先试行货币福利  
    9.   清北应该站高看远、超越对“过度掐尖”的留恋依赖和沾沾自喜,自觉主动明智地放弃“过度掐尖”特权  
    10.   把“领条”与“欠条”区别开来;将中央和地方“债务”存档清零,让中央和地方政府放下包袱继续前进  
    11.   说一说我国省市财政亏空地方债务问题  
    12.   对货币发行、中美金融政策得失和我国省市地方债务问题的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