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话说教育:电灯比蜡烛好得多……
洣崽
一
有朋友感慨:“现在有的老师,跟我们上学时的老师,似乎也有所不同,以前我们把老师比喻成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而现在,有的老师,更象电灯,你不交钱,他就不亮。”
咱说:电灯比蜡烛强得不只一点点:蜡烛没有可持续性,电灯具有可持续性;一根蜡烛才照亮几个小时就没了,普通灯泡和灯管用几年都没事;蜡烛发光少、消耗大、成本高、效率低,灯泡、尤其是现在的节能灯管发光强、效率高;给电才亮、不给电不亮,是世间事物的常态;像蜡烛燃烧那样只出不进,只能是临时应急之举、不是持久之计。
二
马克思主义主张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对于当前我国教育,有指责家长的、有批评老师的,都有一点道理,但可能都没抓住要害。
在细节、在具体层面,每位老师、每位家长有没有欠缺、不足、不妥的地方?肯定有,但这不是我国教育的主要问题所在。事实上,我国家长特别重视自己孩子的教育、含辛茹苦、对教育投入极大,我国老师承担极重的教学压力、兢兢业业,老师和家长的工作及付出都是应当高度肯定的。
问题出在哪里?问题出在我国教育顶层设计——教育制度和考试制度的不当和瑕疵累死三军。顶层设计层面的一丝偏差,在实际实践中会事与愿违、相差十万八千里,这就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我国教师和家长都是错误教育制度考试制度的被裹挟、受伤害者,问题出在教育的顶层设计。老师和家长应当互相理解体谅,而不是互相指责埋怨,应当把箭、把矛头对准正确的目标,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三
很多对教育的热心批评,用心良好,但欠缺“理工科思维”,欠缺可操作性,只是泛泛而谈。这样的批评质量不高,反而可能干扰和冲淡对于教育改革的探索,这样的批评本身该批评。
比如指责我国当前教育“只教书,不育人”,就既不符合实际、也没有改正的可操作性。事实上,在担负应试教育沉重压力情况下,每位老师尤其班主任、每所学校、每一届教育领导,都仍然是苦口婆心、非常关注育人、非常关注学生“做人”的。对学校“不育人”的指责不符合事实,无以服人。
问题出在哪里?问题出在,老师、班主任、学校、教育领导,虽然他们苦口婆心重视育人、强调育人,但他们的“育人”努力是基本无效的;他们努力育人又徒然无效,还再强调“育人”、强化“育人”也是白搭,没有抓住要害。
想要“育人”是正确的,怎么才能有实效地育人?育人的主要方式和主场不是苦口婆心的口头说教、不是在教室里和讲台上,而是在实践情境中。在真实的实践情境中,学生才能体会和感悟纪律、礼貌、合作、自律、勤奋、节俭、意志力、科学态度、团队精神……等一切美德的重要性,才有真正的思想和精神成长。离开劳动、活动、实践情境谈“育人”,基本上是空谈。
因此,当前我国教育“育人”缺失问题,不在老师和学校不强调不重视,而在于我国教育缺失实践——把教育资源和时间精力疯狂地短视地砸在高利害应试功利场上,基本上挤压排斥了应有的实践教育。
未来之计,应试性的知识教育应当有所收敛、谨守本份,烈性竞争应当淡化钝化,掐尖式招生应当摒弃;应当实行半日上课、半日学校活动的学制;应当缩短中小学年限,把目前中小学12年缩为10年,腾出时间,于中学之后大学之前插入总共为期两年的自我研修、游学、三五个月国家军训、及一两年的学徒式劳动职业技能教育,初步学习一两门职业技能。
这样,才能把“育人”落到实处。
67320221116
此帖获赞: 0 被踩:0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