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要乡村振兴?那就向乡村实行货币福利

洣崽

  
         朋友引用毛泽东语句:“要立刻下了决心,把农民问题开始研究起来。要立刻下了决心,向党里要到命令,跑到你那熟悉的或不熟悉的乡村中间去,夏天晒着酷热的太阳,冬天冒着严寒的风雪,搀着农民的手,问他们痛苦些什么,问他们要些什么。”(毛泽东1926.9.1)        。朋友激情说:“我们去搞乡村振兴前可以重温这段话。”
         我笑答:“他们(农民)会坦率诚恳地回答:【痛苦的是没钱,要的是钱。】”
         革命成功了,革命党得了天下,革命党通过新增货币割韭菜薅羊毛,但是不曾坦诚地回馈社会,当发钱不发钱…
         这不是要让党为难、给国家出难题,而是向党和国家建议一种服务人民的新方式。一直以来,国家以各种方式造福百姓服务人民;但现在可以开辟造福和服务的新途径。大禹治水奔走四方三过家门而不入是服务人民,过去共产党干部走村串户访贫问苦嘘寒问暖是服务人民,今天用网络、向百姓发钱,同样是服务人民,并且是新时代条件下更有力更高水平的服务人民新方式。好比身处高速公路、高铁、航空时代,不能执念地停留在走路挑担的老套、而拒绝现代化。“为人民服务”是金字招牌,谁持有、谁吉祥兴旺。坚持这个宗旨是正确的、智慧的、有远见的;但为人民服务需要新方式新手段。
         一个相对闭塞的乡村为什么贫困?答,没钱。越是贫困越没钱,越是没钱越贫困——形成恶性循环。
         不要小看给百姓发放货币福利的意义。货币福利投放到偏僻乡村,其数量不是很大,并且最后通过购买工业品、购买高端服务(比如大学求学),这些货币最终回流城市、回流发达地区、通过税收回流国家;但在这个过程中,货币反复流转,一块钱的投放,可以带动四五块、五六块的多倍的经济产值。因此,想要实现乡村振兴?那就给乡村百姓(老人、小孩、学生、病残失能和有孕及育婴期妇女等纯消费者群体)发钱。给这一群体发钱不是单方面恩惠,而是他们的应有权益。除此,乡村振兴没有更好的办法。
         对一个相对封闭的乡村,为什么这笔“货币福利”如此关键紧要?一块稻田,如果没有稻种,再能干的农民也种不出稻谷;一缸粮食,如果没有酿酒的酒曲,也注定酿不出酒来。同样道理,因为乡村没有货币发行权、不可能发行自己的货币,老小弱病学生从国家所得的这份货币福利对于乡村经济而言,就起着杂交水稻稻种对于整块稻田、少量酒曲对于整缸粮食酿酒所起的作用,确实是关键性、决定性的。
         做一个简单的模型分析。假设一个村庄有青壮劳动力200人,老小学生病弱有100人,国家每年向村庄老小学生病弱群体投放货币福利100万元,但这100万元在村庄和社会上反复流转,青壮年劳动群体的潜在生产力受此激发,由此一年催生了500万元的产值。这是合乎社会道义和经济规律的美事。
         乡村以放弃封闭自守、以遵循国家法律法规、以服从国家统筹安排和服从国家领导的义务担当,换来国家对乡村一定程度的金融回馈(货币福利),其实是权责相当、合情合理的,合乎物质第一的唯物主义基本思想。否则,乡村地方凭什么听命于你、受你节制?
         国家近年一年新增货币约20万亿,全国14亿人,相当于国家以货币手段平均一年从每个国人割韭菜薅羊毛1万4千元。假设一个乡村300人,平均而言相当于从这个乡村割韭菜400万元,而以货币福利方式回馈100、200万元,不算是百姓过分的诉求,国家还是很有余地的。
         向百姓向地方实行货币福利,其实国家什么也没失去,原本就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却因此赢得群众的拥护。
         67320221118


此帖获赞: 0        被踩:0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1203.   能上九天揽月,为什么对腐败无可奈何?  
    1204.   对央视“司马南偷税漏税”新闻报道的述评  
    1205.   为什么应当有上级领导潜水于下级单位微信工作群?  
    1206.   比制度更深层更本质的东西  
    1207.   批判高考,改革高考  
    1208.    让“贸易战”来得更猛烈些吧!!!  

            更多新帖————
    1.   文革是灾难失败,还是小有微瑕、总体成功?  
    2.   我国强调安检没什么不对;不要总想着替国家省钱  
    3.   歌曲《没出息》与“分钱发钱”思想的契合  
    4.   平稳和连续的智慧  
    5.   基层民主建设中的难题与破解  
    6.   不抱幻想、不怨天尤人  
            更多冷帖————
    1.   文革是灾难失败,还是小有微瑕、总体成功?  
    2.   我国强调安检没什么不对;不要总想着替国家省钱  
    3.   歌曲《没出息》与“分钱发钱”思想的契合  
    4.   不抱幻想、不怨天尤人  
    5.   基层民主建设中的难题与破解  
    6.   平稳和连续的智慧  
            其它更多帖————
    1.   许家印恒大事件表明,必须把资本关进笼子  
    2.   对中国及世界各国人均月收入及年人均GDP数据的分析  
    3.   对北京中考改革方案说“呵呵”  
    4.   拉虎皮做大旗、为英语高烧张目,没用  
    5.   国家是该好好纠正不当的英语教育政策与英语高考制度了  
    6.   赞西交大  
    7.   对“就近入学”政策的优化建议  
    8.   “教育减负”,不及要义隔靴挠痒的一出尴尬剧  
    9.   中国的人口政策、中国的烂糗与中国的先进  
    10.   向毛主席学习,向华为任正非学习  
    11.   提一个终极彻底解决就业问题的方案——  
    12.   咸不咸淡不淡的“教师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