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要乡村振兴?那就向乡村实行货币福利

洣崽

  
         朋友引用毛泽东语句:“要立刻下了决心,把农民问题开始研究起来。要立刻下了决心,向党里要到命令,跑到你那熟悉的或不熟悉的乡村中间去,夏天晒着酷热的太阳,冬天冒着严寒的风雪,搀着农民的手,问他们痛苦些什么,问他们要些什么。”(毛泽东1926.9.1)        。朋友激情说:“我们去搞乡村振兴前可以重温这段话。”
         我笑答:“他们(农民)会坦率诚恳地回答:【痛苦的是没钱,要的是钱。】”
         革命成功了,革命党得了天下,革命党通过新增货币割韭菜薅羊毛,但是不曾坦诚地回馈社会,当发钱不发钱…
         这不是要让党为难、给国家出难题,而是向党和国家建议一种服务人民的新方式。一直以来,国家以各种方式造福百姓服务人民;但现在可以开辟造福和服务的新途径。大禹治水奔走四方三过家门而不入是服务人民,过去共产党干部走村串户访贫问苦嘘寒问暖是服务人民,今天用网络、向百姓发钱,同样是服务人民,并且是新时代条件下更有力更高水平的服务人民新方式。好比身处高速公路、高铁、航空时代,不能执念地停留在走路挑担的老套、而拒绝现代化。“为人民服务”是金字招牌,谁持有、谁吉祥兴旺。坚持这个宗旨是正确的、智慧的、有远见的;但为人民服务需要新方式新手段。
         一个相对闭塞的乡村为什么贫困?答,没钱。越是贫困越没钱,越是没钱越贫困——形成恶性循环。
         不要小看给百姓发放货币福利的意义。货币福利投放到偏僻乡村,其数量不是很大,并且最后通过购买工业品、购买高端服务(比如大学求学),这些货币最终回流城市、回流发达地区、通过税收回流国家;但在这个过程中,货币反复流转,一块钱的投放,可以带动四五块、五六块的多倍的经济产值。因此,想要实现乡村振兴?那就给乡村百姓(老人、小孩、学生、病残失能和有孕及育婴期妇女等纯消费者群体)发钱。给这一群体发钱不是单方面恩惠,而是他们的应有权益。除此,乡村振兴没有更好的办法。
         对一个相对封闭的乡村,为什么这笔“货币福利”如此关键紧要?一块稻田,如果没有稻种,再能干的农民也种不出稻谷;一缸粮食,如果没有酿酒的酒曲,也注定酿不出酒来。同样道理,因为乡村没有货币发行权、不可能发行自己的货币,老小弱病学生从国家所得的这份货币福利对于乡村经济而言,就起着杂交水稻稻种对于整块稻田、少量酒曲对于整缸粮食酿酒所起的作用,确实是关键性、决定性的。
         做一个简单的模型分析。假设一个村庄有青壮劳动力200人,老小学生病弱有100人,国家每年向村庄老小学生病弱群体投放货币福利100万元,但这100万元在村庄和社会上反复流转,青壮年劳动群体的潜在生产力受此激发,由此一年催生了500万元的产值。这是合乎社会道义和经济规律的美事。
         乡村以放弃封闭自守、以遵循国家法律法规、以服从国家统筹安排和服从国家领导的义务担当,换来国家对乡村一定程度的金融回馈(货币福利),其实是权责相当、合情合理的,合乎物质第一的唯物主义基本思想。否则,乡村地方凭什么听命于你、受你节制?
         国家近年一年新增货币约20万亿,全国14亿人,相当于国家以货币手段平均一年从每个国人割韭菜薅羊毛1万4千元。假设一个乡村300人,平均而言相当于从这个乡村割韭菜400万元,而以货币福利方式回馈100、200万元,不算是百姓过分的诉求,国家还是很有余地的。
         向百姓向地方实行货币福利,其实国家什么也没失去,原本就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却因此赢得群众的拥护。
         67320221118


此帖获赞: 0        被踩:0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1.   教育数宗罪  
    2.   对中国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总体构想  
    3.   发钱,我国当前最紧迫的政治日程  
    4.   破困突围开新篇——摒弃“掐尖”招生,实行“优秀入围加随机录取”  
    5.   华为 “大手笔分红”干得漂亮,盛赞华为  
    6.   建设微信群式基层民主,落实和改善党的领导  

            更多新帖————
    1.   小米加油、智驾加油  
    2.   基础教育之“杂”与后续教育之专精尖  
    3.   只能让鬼推磨、不能让鬼当家  
    4.   我对教育部的批评和跟群友的砥砺切磋  
    5.   优先级:基层民主>媒体监督>法治  
    6.   一剂药方  
            更多冷帖————
    1.   小米加油、智驾加油  
    2.   只能让鬼推磨、不能让鬼当家  
    3.   基础教育之“杂”与后续教育之专精尖  
    4.   当心报应  
    5.   我对教育部的批评和跟群友的砥砺切磋  
    6.   会议民主和微信群式民主  
            其它更多帖————
    1.   对“博士大跃进”批判的批判  
    2.   教材插图事件只是教育问题的几片浮萍;对国家教育高层的继续质疑和批判  
    3.   人教版小学教科书插图丑化、露下体、猥亵…事件述评  
    4.   教育是人发展的倍增器或倍衰器  
    5.   台湾是套在美帝脖子上的绞索  
    6.   突破常规思维和思维定势,才见新天——漫谈实行“货币福利”  
    7.   优秀者入围随机录取、未入围者亦普遍升学,对教育和考试制度改革的期待  
    8.   中考命题所谓“增加探究性、开放性、综合性”的表述,不可取  
    9.   话说“妄议”  
    10.   话说“反腐”——建设基层民主,把一池染缸重变清流  
    11.   “打碎夕阳”?  
    12.   马克思——“把劳动和教育结合起来,就会把工人阶级提高到比贵族和资产阶级高得多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