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搬张板凳看大戏

洣崽

  
         在人们对物理、化学等学科自然规律还不了解的时候,大自然显得诡异莫测,当人们逐渐揭示其规律后,大自然才逐渐显得可预期。政治也是如此。在没有认识其规律的时候显得诡异,在揭示其规律以后,政治将是一门科学、一门艺术。如同社会需要科技人才、体育人才、文艺人才一样,国家特别需要优秀的政治人才。
         当下我国的情势是,我国抓得世界最好的一手牌,稳稳打下去,坐赢。众多的人口,勤劳智慧善于奋斗的人民,有着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这样先进理论为指导且有着丰富斗争经验和优良传统的政党,已然强大并且还在迅速增长的国力,曾经的对于剥削阶级摧枯拉朽的彻底的革命,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刻丰富的历史经验教训和对世界先进文化先进技术的学习,稳健务实的民族品格……这些,奠定了我国优越于世界其它众多国家的雄厚基础。众多优势因素集成整合在一起,正催生和激发如核聚变式的我国发展的集聚效应。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我国在如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般崛起的过程中,受到外界严重的质疑、考验、打压、围堵是必然的;再则,我国党政的政策、策略、党风政风,也不乏失策、欠妥、待进步之处,我国百姓和民族性也还客观地一定程度存在着奴性、迷信、思想惰性……等缺点问题和落后性。
         因而,支持拥护党政,发扬我国的优势、积极性和优越性,肯定和高歌我国的胜利和美好前景并为之奋斗,学习和吸纳世界各国的先进因素、团结信赖和借重世界范围内对我友好的善意和进步力量,是正确的;批评我国内部的如党政政策与工作中客观存在的问题和缺点、如群众和民族性中的奴性迷信思想惰性和落后性,警惕、揭示和反对来自内部及外部的阴谋、阻碍和破坏,同样是必要的和正确的。
         好比推磨,合乎节奏和方向,推过去是对的、拉回来也是对的。对于当下我国,赞颂成就、拥护党政、歌唱生活是正确的,与缺点错误、与消极落后性、与腐败变质、与阴谋和反动现象作批评斗争,同样是必要的正义的。我国党政及社会,毕竟以成绩成就正面积极性为主,缺点错误落后反动性为次,因此应当以支持拥护肯定赞同为主,以批评揭示为次。
         咱搬一张板凳,乐看这场热闹的好戏。
         67320221129


此帖获赞: 0        被踩:0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1.   教育数宗罪  
    2.   对中国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总体构想  
    3.   发钱,我国当前最紧迫的政治日程  
    4.   破困突围开新篇——摒弃“掐尖”招生,实行“优秀入围加随机录取”  
    5.   华为 “大手笔分红”干得漂亮,盛赞华为  
    6.   建设微信群式基层民主,落实和改善党的领导  

            更多新帖————
    801.   向百姓实行货币福利,才是践行和实现“好日子是干出来的”美好愿景的正途   
    802.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世界最优经济组织形式,其优势目前尚未充分发挥  
    803.   反对公有制问题上的退化弱化和绝对化庸俗化两种倾向  
    804.   从中美对局话说“实行货币福利”及其道路艰难  
    805.   中美可以是“夫妻”;中国陪美国玩贸易战,或不是最佳策略  
    806.   实行基层自主自治与“加强党的领导”  
            更多冷帖————
    1.   分钱发钱与贸易战  
    2.   “最公平的就是高考和公考”  
    3.   “危矣哉!”  
    4.   行政体制与民主机制应当比翼齐飞相辅相成  
    5.   好混的社会才是好社会  
    6.   当心报应  
            其它更多帖————
    1.   当前我国教育领域,政治庸俗化、政治投机和不讲政治三者并存  
    2.   国家应当停止对学历文凭的迷信和苛刻要求  
    3.   大学教育,职业教育,中外教育,终身教育——说长道短话教育  
    4.   中国呼唤工匠和如何造就工匠  
    5.   教育部开错药方了  
    6.   把出现人才归为大学的造就,是贪天之功;期待大学造就卓越人才,是缘木求鱼  
    7.   人才是学校培养出来的吗?  
    8.   教育改革的目标主要不在于“减负”,在于“调结构”  
    9.   初中毕业生读高中读职校的分流做法是不好的  
    10.   脱离实践的我国教育,陷入误区误人无数,无脸以对亿万家庭  
    11.   “高校的课,为什么学生不爱听”  
    12.   简论我国知识教育与实践教育的失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