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把领袖和各级领导置于批评帮助的炉膛而不是供奉在神位上

洣崽

  
         从井冈山斗争、第五次反围剿到建国后,历史表明,中央精神上级指示与基层一线的实践不完全符合、出入很大甚至完全相背造成重大损失的情况是常有的事,中央精神和上级指示受到来自群众来自实践的矫正是必要合理的常态。而一些同志把中央精神和上级指示当成圣旨。
         有些同志厌恶群众的意见、排斥群众的批评、喜欢自己一小众人垄断话筒和舞台而不喜欢群众表达和参与,把群众中涌现的有别于上级精神有别于领导旨意的意见当捣乱当拆台当逆鳞当反骨、必欲封之堵之消之除之而后快,以表面阿谀奉承式的毫无异议看待并僵硬执行中央精神及上级指示,把旧时代自私诿责的官场圆滑精明和陋习带入人民共和国党和政府的机体,实际则背离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批评自我批评优良传统。
         这样的同志领会二十大精神是很迟钝的,中央号召党和人民开展伟大斗争,他却看不惯人民开展伟大斗争、不要人民进行伟大斗争。马克思主义认为,矛盾斗争是事物前进的根本动力。看不惯人民开展伟大斗争、不要人民进行伟大斗争,社会主义事业还怎么前进?这样思想的同志,不要被庸俗主义或伪“马克思主义”迷了双眼。
         学习毛泽东,最重要的是学习毛泽东思想,用毛泽东思想的立场、方法、理论指导自己。听不得群众意见,是毛泽东所批评的,毛泽东批评其为“脱离群众”、“关门主义”。
         来自群众的批评,有合理的成分,合理的成分应当听取;有不合理的成分,对不合理成分则应当包容或开展批评教育和帮助,这种批评教育帮助应当是诚恳善意、和风细雨、摆事实讲道理的,而不是以“闭嘴”、“请出群”相威胁。共产党人应当把群众团结多多的,而不是自视甚高、把群众推开。
         人民共和国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宏图,关乎百姓的幸福和利益,在人民群众的奋斗下,是千秋万代长保青春并且继续前进的事业,岂是古代某家某姓狭隘自私封建皇朝可比。
         应当发扬马克思主义批评斗争的精神,把领袖和各级领导置于监督制约批评帮助的炉膛,而不是阿谀谄媚地供奉在神位上,才能确保人民江山不变色、才能确保社会主义事业前进在科学正确的轨道上。
         67320221213


此帖获赞: 0        被踩:0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1.   教育数宗罪  
    2.   对中国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总体构想  
    3.   发钱,我国当前最紧迫的政治日程  
    4.   破困突围开新篇——摒弃“掐尖”招生,实行“优秀入围加随机录取”  
    5.   华为 “大手笔分红”干得漂亮,盛赞华为  
    6.   建设微信群式基层民主,落实和改善党的领导  

            更多新帖————
    1.   基础教育之“杂”与后续教育之专精尖  
    2.   只能让鬼推磨、不能让鬼当家  
    3.   我对教育部的批评和跟群友的砥砺切磋  
    4.   优先级:基层民主>媒体监督>法治  
    5.   一剂药方  
    6.   美国教育部关张,我国教育部何去何从?  
            更多冷帖————
    1.   基础教育之“杂”与后续教育之专精尖  
    2.   只能让鬼推磨、不能让鬼当家  
    3.   我对教育部的批评和跟群友的砥砺切磋  
    4.   优先级:基层民主>媒体监督>法治  
    5.   当心报应  
    6.   会议民主和微信群式民主  
            其它更多帖————
    1.   国家土地收入,既应当有出让配置时的一锤子收入,还应当有每年度的土地税  
    2.   “房屋产权70年到期后”的问题  
    3.   话说“强拆”,对于政府“强拆”,应当持理解、支持态度  
    4.   “四万亿土地出让金80%用于拆迁”不可理喻不能接受  
    5.   对土地续期的“无条件”“不需要补交费用”的解读是错误的或阴险的  
    6.   反对离散化碎片化不可逆永久瓜分国家资源的私有化倒退倾向  
    7.   “土地确权”在期限问题上闪烁其词、含糊不清,包含严重的危险倾向  
    8.   为什么“土地私有”浊流重新泛起?  
    9.   《物权法》中的与《宪法》相抵触的内容,应当被更正  
    10.   我国农村土地所有权改革向何处去?  
    11.   “分田到户”是错误的,“包田到户”是正确的。两者有什么区别?  
    12.   维护土地国家所有还是实行土地私有化,是社会制度之争的战略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