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西南联大有所成就之原因分析

洣崽

  
         不少朋友对过去的西南联大情有独钟,西南联大确实有其可圈可点、可歌可赞的成功之处。当今日清北闲极无聊、以几百亿年收入夸耀之际,有网友激情回帖:“​…80多年前,培养出2位诺奖得主和170多位院士的西南联大,它没有一座高楼,没有一分钱的创收,但是不妨碍西南联大成为中国最伟大的大学。因为,大学的精神在!”
         对西南联大的礼赞是好的,但其归结西南联大成功的原因为“大学的精神”,则是扯淡、不得要领。
         西南联大为什么比较成功?当时,日本侵华、华北沦陷,教育机构逃离、内迁,西南联大即由当时迁徙中的清华、北大和南开三校合并组成。西南联大后来走出这么多英才、涌现那么多成就,乃是因为特殊年代特殊环境打破了原来土地的板结固化,各种约束断裂,造成了新思想新创造可以容身生存成长发展的空隙,战争动荡的环境,迫使教授先生学子才俊们走出象牙塔、走出书斋,自觉和不得已地与社会实际结合、与抗战斗争结合、与工农结合、与劳动生产结合,总而言之与社会实践结合,于是催生了那么多人物和成果。
         不独西南联大如此,那个时代的黄埔军校、延安抗大何尝不是;再有,经历长征的数万红军队伍,事实上也相当于一所没有校园、没有围墙、没有教室的“大学校”,在战火熔炼中涌现的将帅和国家栋梁之才更不可胜数;饱受诟病和抹黑的毛泽东时代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客观地历史地来看,也锻炼造就了后来担当社会的大量人才,也相当于一所成功的大学;近几十年全国性自发的打工潮,数以千万、以亿计的中西部子弟和劳工走出乡村走出家乡奔赴沿海发达地区打工、求生存求发展,其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其中涌现出来方方面面的人才及其成就与进步,其意义和作用,在我们国家整个民族振兴事业中都足以彪炳史册,大概相当于我国前100所大学之和而不止。
         相反,以功利化高度绑架固结的、围墙教室托儿所式的、不接地气远离劳动体验、绝缘社会绝缘实践貌似安逸的、目前这种小学中学大学主流教育模式,其实事与愿违,很难造就我们期待和希望的雨后春笋般大量的卓越杰出的人才,反而可能是培养低能巨婴的温床。
         种子是应该适时撒向土地的,而不是珍之爱之、宝贝得不行、层层包裹长期经年藏在宝瓶之中,果如是,再好的种子也废掉了。
         生命是很奇异的。        池塘静水中的很多鱼,一般不产卵,非得经过逆流而上洄游激流的刺激,才能性成熟;常年温和湿润地区,不怎么适合种水稻,苗长得好,但不怎么结实,水稻得有高温和适当断水的考验刺激,才能丰收;        “有枣没枣打三杆”,不管枣树有没有枣子,打上几杆子,打断一些枝丫,反而有利于来年枣树长芽、多结果;北方小麦,为小麦丰产,冬闲适当时候故意用滚碾子碾压麦苗……历经艰难险阻反而顽强和更生机蓬勃,这一生命现象值得教育领域深思,足以给教育界以启迪。
         回到西南联大教育奇迹话题上来。做一个假想:如果没有战争和动荡造成的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机缘,清华、北大、南开那三所大学一如既往地高居象牙塔顶层、按部就班地开办着,会怎么样?估计大概率脱不了不过尔尔的宿命。
         67320230130


此帖获赞: 0        被踩:0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510.   对《2013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的分析质问和建议  
    511.   我国“发展教育产业”的来龙去脉和是非曲直  
    512.   中小学是基础教育,应当恪守基础和常识,不能听由高考把中小学教育带到沟里去  
    513.   未来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或许不动声色平滑连续地悄然实现——  
    514.   “教育产业化”有利于还是不利于教育发展、人民利益?  
    515.   义务教育禁“营利性民办”,是乱弹琴  

            更多新帖————
    1.   赞南京理工,批评国家  
    2.   赞王树国校长的三个意味深长问题  
    3.   矛头所向,应当对着特权和资产阶级  
    4.   “你总是,所有问题都自己扛”  
    5.   大好形势与严重问题  
    6.   闲聊民主生活的广度、深度和质量  
            更多冷帖————
    1.   赞南京理工,批评国家  
    2.   赞王树国校长的三个意味深长问题  
    3.   “你总是,所有问题都自己扛”  
    4.   矛头所向,应当对着特权和资产阶级  
    5.   捍卫国家本色反对变质刻不容缓  
    6.   大好形势与严重问题  
            其它更多帖————
    1.   反对离散化碎片化不可逆永久瓜分国家资源的私有化倒退倾向  
    2.   “土地确权”在期限问题上闪烁其词、含糊不清,包含严重的危险倾向  
    3.   为什么“土地私有”浊流重新泛起?  
    4.   《物权法》中的与《宪法》相抵触的内容,应当被更正  
    5.   我国农村土地所有权改革向何处去?  
    6.   “分田到户”是错误的,“包田到户”是正确的。两者有什么区别?  
    7.   维护土地国家所有还是实行土地私有化,是社会制度之争的战略要地  
    8.   延迟退休不合时宜  
    9.   商业性养老、政策性养老、老年货币福利和退休——梳理脉络、理清关系  
    10.   “养老金支出亮黄灯”是伪命题  
    11.   “养老金空账”?  
    12.   养老金问题应当引入原始股概念;建议国家尽可能和尽快地向老年人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