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你天天群里提货币福利,有意思吗?”

洣崽

  
         今天就货币福利咱又“大放厥词”——
         “在当下金融和信息时代、生产力迅猛增长的社会,谁推动和实行货币福利,谁就代表和促进百姓的利益。除此,唱高调、敲边鼓、摆姿态作秀,不中用。”
         “胡温时代开启向农村六十岁以上老人发放每月几十元补贴,就是货币福利的体现。只可叹那时候每月几十元,一二十年后还是每月一百来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不升反降。”
         “胡温时代开启面向农村老人的货币福利,是谨慎的,拟采取“小步快跑”的策略,低起点、然后循序渐进逐渐提升,这是智慧的;却不曾料到后来的实际进程却是,低起点起步,此后不但未曾快跑,反而不厚道地缩减了。”
         “不坦诚向百姓实行货币福利,不只是不厚道,也是不懂经济;因为实行货币福利是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
         “这个货币福利,应当由国家发放、应当来自国家的金融收入,而不是把责任推给地方政府;因为,地方政府没有货币发行权,也就是说地方政府没有金融收入。”
         有朋友不高兴了——“你天天群里提货币福利,有意思吗?”“快让这人烦死了,我都想退群了。”
         答——
         热诚欢迎对咱的批评;理解这些朋友的情绪,对这些朋友深感抱歉。但,咱有不得已:货币福利的事情关乎百姓的根本利益,不是个人有意思没意思、有兴趣没兴趣、烦不烦的事;就正如港澳台湾的统一回归是国家的根本利益,只要没有实现,就要继续奋斗。小资小青年式的那么点不耐烦的小矫情小情绪,与老百姓该得未得的巨大利益相比,哪个轻哪个重?小资知识者不识大体的矫情,恕没办法成全。
         有的人只能喝甜酒糟,有的人能喝50多度的烈性白酒;您就喝甜酒糟好了,对桌上的白酒不要生气,更不要砸;当然,您悄悄退席是可以的。
         比如群里亲们讨论多少纳米芯片,我就觉得高大上,但咱不专业、了解不多,咱就乐听诸君讨论、并且欣赏称赞,而不是不耐烦掀桌子……
         67320230216


此帖获赞: 0        被踩:0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1.   教育数宗罪  
    2.   对中国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总体构想  
    3.   发钱,我国当前最紧迫的政治日程  
    4.   破困突围开新篇——摒弃“掐尖”招生,实行“优秀入围加随机录取”  
    5.   华为 “大手笔分红”干得漂亮,盛赞华为  
    6.   建设微信群式基层民主,落实和改善党的领导  

            更多新帖————
    1.   拆一拆“法治”“人权”论者们的假把式  
    2.   话说民主  
    3.   “海南县市正职书记几乎全军覆没”述评  
    4.   苏联解体而我国能巍然屹立,是不是文革的红利?  
    5.   “少年班”的做法为什么是错误的?  
    6.   全国性基础性重大平台应该掌握在国家手里  
            更多冷帖————
    1.   拆一拆“法治”“人权”论者们的假把式  
    2.   话说民主  
    3.   “海南县市正职书记几乎全军覆没”述评  
    4.   建党群服务中心,不如建民主生活微信工作群  
    5.   转载“小嘉讲历史”之周恩来故事片段  
    6.   “少年班”的做法为什么是错误的?  
            其它更多帖————
    1.   我国“发展教育产业”的来龙去脉和是非曲直  
    2.   对《2013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的分析质问和建议  
    3.   以教育券方式将教育经费发到国家每一位学龄公民的手中  
    4.   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教育投入体制  
    5.   政府管教育,不该做的伸手老长  
    6.   国家教育经费直接打入学生账号冲抵学费,是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核心所在  
    7.   高考改革的另类思路  
    8.   高考是什么?高考向何处去?(三)  
    9.   高考是什么?高考向何处去?(二)  
    10.   高考是什么?高考向何处去?(一)  
    11.   引入电脑摇号,钝化清华北大招生选拔  
    12.   苛刻繁难的我国高考,摧残了人才的幼芽,是我国和世界教育史上的沉痛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