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网

◆★☆※◇◆★☆※◇◆★☆※◇◆★☆※

“放歌”, 天下人说天下事   
    返回目录

   教育    时评    时政    经济


在生产过剩时代要求政府“过紧日子”,不伦不类

洣崽

  
         一
         两会之际,媒体无需调查研究、不用动脑子、不用察实情,又唱起千古正确的老调: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党的事业兴旺发达的宝贵经验。【过紧日子】必须常态化,形成习惯和自觉。要注重【节用裕民】,提升资金效益,强化制度约束,用党政机关【紧日子】助力人民【好日子】。”
         这类文字貌似永远正确,其实是脱离实际、乱放空炮,最没有实践指导意义。在生产过剩时代倡导政府“过紧日子”,不伦不类。
         对政府开支应当有基本的认识。我国政府开支总体而言是合理的,政府开支与民生并不一定冲撞,政府开支充裕,百姓生活也得以改善。把政府开支和“人民过好日子”对立起来,本身是错误的思想。
         现在的主要问题,不是政府挤占了民生,而是在僵硬错误的金融制度下,央行占有天量金融收入而不让政府、不让百姓分享,而只愿意以借贷方式投放政府、投放社会,致使各级政府正常开支却债台高筑。
         这里要更正的是僵硬错误的金融制度,央行应当坦诚地将金融收入合理有序下发给各级政府和向百姓实行货币福利,而不是什么压缩政府开支。
         有必要声明一下:政府开支已经至臻至善,无需优化了?答,肯定不是至臻至善、肯定还需要优化;政府开支有没有跑冒滴漏低效浪费的情况?答,有,政府开支需要继续堵漏提效。但这些只是事情的枝节;肯定、保障、加强政府的开支,应当是事情的主要方面。不能主次颠倒。
         67320230307
        
         二
         话说“中国财政供养8千万人”的问题。
         中国财政供养了8千万人,有些朋友过不了这个心坎、认为加重百姓负担、对此诟病有加。这里的“8千万”,既包括行政公职人员、还包括部队官兵、公办学校教职员工、国家医疗机构人员……等一众人等;其实,供养这8千万人是我国财政做得最合算、最超值的事情,国家财政供养的这8千万人所做的工作,支撑了国家的运作,保证了国家的秩序,提供了社会基本的保障和服务,他们组织程度最高、思想觉悟文化水平最高、劳动效率最高、社会贡献最大,这个群体是整个国家的引领者、组织者和中流砥柱。这8千万人财政供养群体,以自己卓越的工作和高端劳动,不但养活了自己,还贡献外溢于整个社会,极大提升了全社会的生产力水平;而不是什么这个群体拖累社会。
         现在是生产过剩、岗位不足的时代,政府部门冗余就业也不足指责,而是为扩大就业做贡献,政府做得对、做得好;应当将政府冗余就业的做法推及各单位各企业,以实现充分就业。
         现在的经济下行和不景气,不是因为供应不足,而是由于消费乏力;不同于匮乏时代的经济困难,不能用老眼光看新问题。假如过桥、过独木桥,而且是以相反方向对向而行,则是冲撞的;如果桥面宽阔,而且同向而行,那么就是可行的和兼容的。在会场开会,你尽可以深呼吸,而不会造成其他人的空气不足。
         增大政府开支,比如各种基础设施建设,正可以扩大消费、促进经济;也能够增加就业、改善民生。政府花钱、用人,是好事,与民生并不冲突,看待政府开支,不能那么狭隘、小气。
         历史上李自成曾经是基层的驿卒,后来明朝政府财政困难,李自成遭裁撤、丢了饭碗。后来的事,大家都知道。
         要从实际出发。当下中国社会的最大实际是,生产过剩、消费乏力、消费和生产对接不顺。
         67320230310


此帖获赞: 0        被踩:0  


    评点此文:赞一个     踩一脚     

回复     更多洣崽文章   

(温馨提示:文明用语,理性发帖)

           



            更多奇帖————
    1.   教育数宗罪  
    2.   对中国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总体构想  
    3.   发钱,我国当前最紧迫的政治日程  
    4.   破困突围开新篇——摒弃“掐尖”招生,实行“优秀入围加随机录取”  
    5.   华为 “大手笔分红”干得漂亮,盛赞华为  
    6.   建设微信群式基层民主,落实和改善党的领导  

            更多新帖————
    1.   小米加油、智驾加油  
    2.   基础教育之“杂”与后续教育之专精尖  
    3.   只能让鬼推磨、不能让鬼当家  
    4.   我对教育部的批评和跟群友的砥砺切磋  
    5.   优先级:基层民主>媒体监督>法治  
    6.   一剂药方  
            更多冷帖————
    1.   小米加油、智驾加油  
    2.   只能让鬼推磨、不能让鬼当家  
    3.   基础教育之“杂”与后续教育之专精尖  
    4.   我对教育部的批评和跟群友的砥砺切磋  
    5.   当心报应  
    6.   会议民主和微信群式民主  
            其它更多帖————
    1.   以实行“员工分红制度”为契合端口,将党的领导和民主精神贯彻于企业、扎根于经济土壤中 (整理重发)(一))  
    2.   建议实行“员工分红制度”破解国企改革困局;就“员工分红”与网友的切磋  
    3.   有关国企改革实行“员工分红制度”与“老张工”网友的答问  
    4.   就国企改革“员工持股”问题与“中道”网友的切磋  
    5.   把中央精神中央政策教条化神秘化、照抄照搬、僵硬执行,实际上是巧妙怠工,是对中央对事业的不负责任  
    6.   国企改革,应当实行“员工分红制度”而不是“员工持股”(二)  
    7.   国企改革,应当实行“员工分红制度”而不是“员工持股”(一)  
    8.   构建“员工分红”制度——以某校为例,打造学校(或企业)内生发展自主机制的构想  
    9.   赞“数学”网友两个帖子——《在我看来深圳经验只有一个,就是多发钱》和《根据马克思主义,按劳分配不应当成为道德标准》  
    10.   实行“员工分红制度”,把民主植根于经济之中,实现国企的华丽转身  
    11.   “小学放学早,如何安顿孩子”的问题  
    12.   简论生产的社会性和个体性